
作者:陈红旗
页数:25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7336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左翼”的文学因素在1927年之前就已经开始萌生。但从1927年开始,中国左翼文艺界才有了明确的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发难的强烈诉求。“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普罗文学”)口号被进步文艺界认可之后,左翼文学不断地得以演进。左翼文学的发难成功受助于“五四”以来文艺效用的强化和工具理性的泛化等因素。中国左翼文学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中最为活跃和顽强的一股文学力量,它与其他文学形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文学批评一起构建了一个极为发达和复杂的文学生态圈,进而使得1927-1937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文学时期。1927-1937年间左翼文学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小说、诗歌、戏剧、杂文等四个方面。
作者简介
陈红旗(1974-),男,吉林双辽人,200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嘉应学院文学院教授,暨南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系广东省“千百十”校级和省级培养对象和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对象。已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民族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学术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多篇论文获奖。2006年以来,主持国家级项目、教育部项目、省级项目各1项。
本书特色
陈红旗所最的《中国左翼文学的演进与嬗变(1927-1937)》讲述了从1927年开始,中国左翼文艺界有了明确的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发难的强烈诉求。在抗争外来压迫、开展内部论争和推进文艺创作的过程中,左翼文学得以不断演进和嬗变。左翼文学与其他文学形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文学批评一起构建了一个最为复杂的文学生态圈,进而使得1927- 1937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文学时期。作为20世纪30年代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历史、思想转型期中一种“激进”的文学形态,左翼文学的历史光影和当下意义依然存在。


![1927-1937-解放军英雄故事-[上]-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12/20120610/B5518857.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