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顾銮斋著
页数:478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097876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比较方法研究中西中古赋税问题,主要讨论理论和制度的差异,分总论、分论两部分,共九章。本书提出了赋税基本理论,认为赋税基本理论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一定阶段的产物和表现。在赋税基本理论的制约下,中西中古社会形成了不同的赋税制度,走出了不同的赋税史路线。以往赋税史研究主要是稽考和描述税制、税项、税率等的发展变化以及相关关系,本书构建了比较中古赋税史的研究框架,以赋税基本理论统领赋税史的基本内容,分析赋税史的基本问题如主税项走势、税权归属、税收组织、赋税结构、税款征收和支出等,论述过程中强调赋税基本理论与这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力求将各部分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本书资料翔实,论证层层深入,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框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所探讨的赋税制度对于当今时代的赋税问题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顾銮斋,男,1954年11月出生于山东博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获曲阜师范大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2002年,任曲阜师范大学教授;2003年至今任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欧古代中世纪史、英国史、经济史、文化史、中西中古历史比较、西欧中古文明的宪政精神等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提出并探讨了以下问题:赋税基本理论的概念,中西中古赋税基本理论的异同,税权的归属与行使,赋税的征收、支出与管理,主税项的演变和转换,税收组织,赋税结构,特色税项与税法,商税和关税的质量及其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中西中古赋税史的演化路线,等等。从而解答了:同为传统农业社会,为什么中西中古社会形成了迥然不同的经济政策体系;应当怎样认识中古农业国家必然以农业税作为政府财政基础的传统结论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