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阿根廷)伊索尔(Isol)文、图;孙
页数:34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502635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林格伦大奖获得者、玩乐队的绘本才女伊索尔之代表作
★“别人家的孩子”孙莉莉翻译,《百年孤独》译者范晔审译
★风琴卡板书,形式独特,创意十足
致伊索尔的授奖评语(2013年林格伦纪念文学奖):
伊索尔以孩子们的视角创作图画书,她的图画里富含能量及爆炸性的情感。伊索尔通过简单的色彩和革新的绘画技巧,彻底突破了图画书的界限,改变了图画书的概念。在作品中,伊索尔用孩子清晰的眼光来看世界,通过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呈现孩子们的疑问,并给出开放性的答案,而生活的阴暗面,伊索尔则用幽默和轻描淡写的方式来处理。
即便是成年人,我们也会被这样的叙述形式所打动:同样一件事情,从甲的角度看过去,是这样的;从乙的角度看过去,却是那样的。立场不同,看到的情景就不一样,得到的结论也不一样。
而伊索尔把这一能给人带来奇妙、微妙又幽默感觉的构思,用在了绘本当中。这对幼儿来说,可能是第一次经历如此有益又有趣的“换位思考”。
伊索尔一点儿也没有,也从来不会,低估孩子。
作者简介
伊索尔(ISOL):
住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一名童书插画家、作家、诗人、富有创意的漫画家及歌手。其插画作品在布拉迪斯拉发举办的金苹果奖双年展上获奖;代表作《鸭子真有用》以其独特的设计概念被美国平面艺术协会和墨西哥设计师理事会所认可;作者两次入围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奖提名,并于2013年荣获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奖,这是为纪念瑞典著名作家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并促进世界儿童文学和少年文学的发展而设立的奖项,是世界上的第二大文学奖。
相关资料
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
孙莉莉(悠贝亲子阅读学院院长、南京师范大学儿童图画书研究中心研究员)
提到伊索尔和她的作品,中国读者可能还并不熟悉。但是当我们知道她是2013年“阿斯特丽德?林格伦文学奖”的获奖者时,可能所有对儿童文学稍有了解的人就会恍然大悟:“哦,林格伦啊,我知道,《长袜子皮皮》《淘气包埃米尔》《小飞人卡尔松》《疯丫头马迪根》……”没错,这些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名鼎鼎的瑞典儿童文学大师林格伦的作品。林格伦在她的众多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可爱、特点鲜明的儿童形象……与此同时,林格伦也借由这些形象表明了她对于童年和教育的看法。就像她在获得安徒生金奖时得到的赞誉那样:“‘长袜子皮皮’这个人物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把儿童和儿童文学从传统、迷信权威和道德主义中解放出来……皮皮变成了自由人类的象征。”
那么,获得了2013年林格伦文学奖的阿根廷作者伊索尔,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我们还是来看看伊索尔获奖时得到的评语:“伊索尔以孩子的视角来创作图画书,她的图画里富含能量及爆炸性的情感。伊索尔通过简单的色彩和革新的绘画技巧,彻底突破了图画书的界限,改变了图画书的概念。在作品中,伊索尔用孩子清晰的眼光来看世界,通过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呈现孩子们的疑问,并给出开放性的答案,而生活的阴暗面,伊索尔则用幽默和轻描淡写的方式来处理。”
看到这样的评价,读者一定对伊索尔的作品充满了好奇,儿童视角、儿童的疑问、开放性的答案、生活中阴暗面的处理、幽默……这些词汇既是中国儿童文学及儿童绘本创作要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家长、教育者和儿童文学爱好者面临的问题。似乎我们最不擅长的,就是真正地走进儿童的世界,和他们展开平等而自然的对话,了解他们真正对什么感兴趣,如何思考、如何质疑、如何解决面临的真实问题。我们要么推崇一个并不存在的完美儿童形象,把儿童想象成天使,而对于一切不那么符合天使形象的儿童大加苛责;要么把儿童视为破坏者、顽劣的小恶魔,对他们的世界充满敌意。而伊索尔的这一系列作品却让我们认识了真实存在的儿童世界。无论是那个期待爱发脾气的妈妈变成红气球的女孩,还是那个乐意与大象交换生活环境的男孩,或者是那个担心自己的妈妈是豪猪的女孩,还有那个暗笑妈妈不知道自己和狗狗把戏的男孩,那个被一份礼物折腾得天昏地暗的家伙,那个和橡皮鸭子对话的家伙,那个和精灵斗心眼的家伙,甚至连梦境都可以烹调的夜晚……通过伊索尔的绘本魔法,我们仿佛重建了巴别塔,找到了和儿童世界对话的翻译器——原来这就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这就是儿童的思想。
作为本书的译者,我在阅读这套书的英文版时,时时感到了图画和文字共同带来的阅读惊喜。作者没有使用儿童绘本常见的亮丽色彩和拟人手法,而是用一种更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线条来描摹看似普通的儿童生活,用现实和魔幻交织的方式来讲述故事。但是,所有出其不意的想象都与现实水乳交融,或者说,任何想象都能在儿童的生活中找到坚实的落脚点,虚实结合得恰到好处。而这正是这套书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的理由之一。真实和魔幻,只在一线之间,这不正是儿童真实的游戏体验和生活体验吗?现实和超现实,冷静和幽默,平淡和离奇,正是作者为我们营造出来的不同寻常的阅读体验,或者说是一个成人与儿童世界展开的一场不同寻常的对话。
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而言,欧美、日本的优秀绘本作品已经是我们的家常便饭了,这次,让我们品尝一下来自阿根廷的不一样的儿童文学盛宴吧!
伊索尔的“变形计”
范晔(北京大学西葡语系教师、《百年孤独》译者)
1. 笑容
那一年她24岁。墨西哥经济文化基金会出版社主办“风之岸”绘本大赛,她投了稿。最终被提名,但没获大奖。据说有些评委的意见是:“……人物都很癫狂。……嗯,还有,笑容是不是太夸张了?”于是我又一次翻开这本叫作《小狗的生活》的小书,果然从小男孩到他的小狗伙伴,笑容常常占据了二百七十度约三分之二的脸庞。我也对着镜子模仿了一下……
2. 大海和太阳
那个女孩叫伊索尔(isol),其实她的本名是marisol misenta,这名字真好!在西班牙语中,mar是大海,sol是太阳。
她生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大作家博尔赫斯的同乡。很多人只知道她是能写故事和画插画的“太阳”姑娘isol,却不知道她还是会唱歌的“大海”姑娘。她是三重唱乐团“河间”的主唱,发行了好几张唱片,比如《软语》(2002)、《盐》(2003)和《波》(2005)。还是演唱文艺复兴和巴罗克音乐的the excuse乐团的女高音。
她的图画书和为其他作者所作的插图多次获得国际奖项,《红气球》和《奥吉?雷恩的圣诞故事 》连获2003年、2004年慕尼黑青少年书展“白乌鸦奖”提名,为《嘀,嗒》所作的插图获2003年斯洛伐克插图双年展“金苹果”奖,《比尼亚达》获2005年阿根廷青少年文学协会(alija)杰出奖。她还参加过2006年在澳门举办的ibby国际青少年文学奖,并且是插图类最终入围的五人中的一个。
3. 变形计
有人问她:你想象中的理想读者是怎样的?
伊索尔回答:“当我想象谁会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情愿设想成一颗不安分、爱玩闹的心灵,而不是某一特定年纪的读者……是一个平等的伙伴”。
她的愿望是能够唤起某些作品曾给她带来的愉快,这种愉快“会激发你去做、去想你不曾预料的事情”。小时候,她常常翻看家里的画册,卢梭的原生绘画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临睡前,父母每天给她念一章《圆桌骑士大冒险》,她第一里面的历险和魔法。她读过卡佛和塞林格几乎所有的作品。她受过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有时候也看俳句和禅诗。她有一批引以为豪的图画书收藏。让?杜比菲、席勒和米罗的画以及东方艺术都对她的画风产生过影响。
《爱丽丝漫游奇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是她童年心爱的读物,她觉得自己笔下的人物也倾向于质疑别人眼中的“现实”。她质疑现实的方式丰富多彩:在《生活大交换》里,都市里的男孩和非洲丛林的小象交换生活环境;《鸭子真有用》里变换视角,男孩觉得自己捡到鸭子,鸭子觉得是自己捡到男孩,男孩把小鸭子当帽子,鸭子把男孩当瞭望台,男孩洗澡时把小鸭子当浴缸里的塞子,鸭子倒觉得自己游完泳以后找到了睡觉的小窝;《小狗的生活》里,男孩一心想变成小狗,但妈妈坚决不同意;而到《红气球》里,小女孩爱发脾气的妈妈真的变成了一声不吭的气球,可小女孩又惘然若失……环境、视角、外表、身份都可以变换,这“变形计”最后结果怎样?有何收获?评判打分数不是伊索尔的工作。她只管设计游戏,其他的都留给读者自己。或许最重要的是“一颗不安分、爱玩闹的心灵”。
ps: 彩蛋,彩蛋!
伊索尔的书一定要看到最后一页——因为说不定会有彩蛋。比如《生活大交换》,故事已经结束,到最后一页上出现了三张小图,就像电影结束放完字幕后的bonus,画的是看电视看成近视眼的小象,从大都市漂洋过海回到非洲丛林父母身边,还是念念不忘有电视看的日子,就用四根木棍搭成方框,透过这个“虚拟屏幕”看眼前羚羊跳跃!
本书特色
风琴页的折叠方式,让读者可以把这本书拉成长长长长的一溜。
小男孩捡到一只玩具鸭子。诶,真好玩:这鸭子又可以当马骑,又可以当帽子戴……鸭子真有用。
当你以为把这本书读完的时候——然而并没有,翻面过来,故事在继续。
——玩具鸭子捡到一个小孩。诶,真好玩:这小孩可以帮搓背,可以让我坐在他头上到处看。
咦,画面还是一样的,只是解读的方式不同了。这,就是《鸭子真有用》的有趣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