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谢燮,杨开忠著
页数:386页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534980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均衡模型方法,以我国沿海与内地的区域差异为背景,从中抽象出我国地区差异的特征事实,并将它们融入新经济地理模型中,从而为我国的区域差异现状及未来发展提供理论解释和政策建议。引入“政策限制系数”概念,从而模拟出区域内低技术劳动力工资的城乡差异。
作者简介
谢燮,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开忠,现任北京大学秘书长、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发表学术论文约200篇,出版著作多部。
本书特色
本书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均衡模型方法,以我国沿海与内地的区域差异为背景,从中抽象出我国地区差异的特征事实,并将它们融入新经济地理模型中,从而为我国的区域差异现状及未来发展提供理论解释和政策建议。引入“政策限制系数”概念,从而模拟出区域内低技术劳动力工资的城乡差异。
目录
1.1 引言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异的理论模式
2.1 劳动力流动与城乡差异理论模式
2.2 新古典框架下的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异
2.3 报酬递增理论框架下的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异
第3章 中国的劳动力流动与区域差异
3.1 引言
3.2 中国的城乡差异
3.3 中国的区域差异
3.4 中国的劳动力流动
3.5 制造业的地区集聚
第4章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观点
4.1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4.2 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综述
4.3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对地区差异的认识
第5章 劳动力有限流动下的区域与城乡差异模型
5.1 “空间理性”概念的引出
5.2 劳动力有限流动下的区域与城乡差异模型
5.3 模型模拟结果
第6章 新经济地理学对中国区域差异的认识
6.1 引言
6.2 对外开放与区域差异
6.3 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差异
6.4 劳动力流动与区域差异
6.5 区域内自由贸易与区域差异
6.6 模型与现实的契合点
6.7 与以往研究结果的异同
第7章 解决中国二元经济的对策研究
7.1 模型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7.2 模型的政策含义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内容总结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