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鲁迅文学院中国作家前沿散文卷——在大地上走丢

封面

作者:陈原

页数:123

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469255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大地上走去》的作者关注人类心灵的动荡不安和现实世界的疮痍和伤痕。他的思绪上天入地,追问生死和得失。他关注民族、大地、乡土、家园的生生不息和艰难保存着的本原味道。

目录

在大地上走丢
野地札记
善良是一束赐福的光
回望
生命中永恒轮回的冬天
生命硬度与虚度的盘点
一个人的海岸
我们的村庄里还有什么
怀旧:是生命的明亮而不是黯淡
寻找城市入口
仰视即接近平视亦敬仰
去大岸须走远
给许巍封帝
余地:你使用了最有尊严的权利
抚慰一次道德塌方的痛
那个山谷
我的山寨
让人类的爱在大地断裂处焊接

节选

  《在大地上走去》:  我们最落后的交通方式也比徐霞客不知要高级多少,我们当今的旅游机制已经完善到傻瓜都可以走遍天下。我们的一次远途旅行也只不过是徐霞客一次迷路或者问路的时间。我们的旅游已经简单到只须确定地点和缴费。但回首我们的来路和归途,我们在游走之后留下了什么,“到此一游”是一些旅游者留在景区令我们最痛恨的皮癣和痼疾,但它不恰恰是我们当代旅游者最生动的写照吗?我们只是通过旅游使我们的生活高级化、虚荣化。徐霞客们则不是,行走天下是他们的生活本身和生命本身。徐霞客们不可避免地要早起夜行,风餐露宿,饥肠辘辘、车马劳顿恐怕更是家常便饭,但他们留在大地上的目光更厚重,他们的肌肤、精神和身边的草木山川更和谐。 不可否认,游走给我们的感官和心情带来的轻松和愉悦也是存在的。在庐山的诗境里,我们感觉到的是我们与庐山共同的呼吸,我们的目光既停留于飞瀑流泉,又追踪于庐山的历史;在贵州古屯堡文化中,我们可以将我们的笔触伸向那样一个偏远闭塞、文化独立、神奇神秘的民族部落,我们的心灵是那样强烈地渴望走近它;在桂林,那独秀于天下的山山水水再一次滋养我们的身躯和灵魂,神奇绝伦的景致令我们的脚步只能在它的山山水水间慢行;在黄鹤楼和磨山楚文化中,我们感受的是楚文化对我们的熏染,它正在沉入我们的生命底部,构筑我们新的生命背景;而水乡周庄就像是一只承载我们的单浆小船,那个包着蓝布头巾的摇橹的江南女子令我们有一种隔着岁月的审美感,我们一边听浆声和水声的交流,一边阅读具有几百年历史的、藏着一副文化肺叶的江南水乡名镇,好像不远处还有丝竹管弦和吴侬软语隐约传来;在巴蜀,在云南高原,我们读到了大地上那样的雄美和奇崛,身体被晶亮的铁丝般的阳光缠绕;在陕北的一个叫店头的小镇子,肉夹馍的香气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记忆中。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享受着当代一切便利的旅游者们在每次游走之后,发出的更多的往往是“太累” 的感叹。为什么?这是为什么?我曾经对此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我们比在崎岖颠簸的古道中行走着的古人还疲累?后来我渐渐明白,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心真正交给旅途,我们仅仅是怀着简单的好奇上路,在好奇得到满足之后,兴奋就变成了累赘;是因为我们的所往,往往是无数人的所往,前面的脚印太多,身边的同路人太多,没有旅途上应该有的孤独感;是因为我们游走的地方太多,特别是当代景区的过于趋同,使得我们的肠胃产生极度不适和审美疲劳。所以三日游海南、五日游四川、十日游欧洲,我们成为游走于无数景点之间的苍蝇。遍尝五味,却对什么都食之无味;遍游天下圣景,却如游自家房后菜园。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鲁迅文学院中国作家前沿散文卷——在大地上走丢》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2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