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浩著
页数:268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6416381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作为国际融资中的一种重要工具,优先股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在西方流行,完善的优先股制度是成熟资本市场的标志。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始终存在着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直接融资比例低、债券种类和投资渠道单一的问题,阻碍了自身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2013年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2014年证监会发布了《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标志我国优先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正式进入试点与推广阶段。由此,学术界和实业界开展对优先股融资这一新政的深入探究,不仅可以理解该制度对我国资本市场各利益相关主体产生的影响,还为融资理论的研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契机。本书将以优先股融资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融资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力图从“微观企业—市场反应”的角度,提供相关的经验证据。
作者简介
陈浩,1982年7月生,南京人,南京大学商学院管理学(会计学)博士,现供职于南京广播电视集团财务部。2008年至今,先后在《南京社会科学》《学海》《山东社会科学》《福建论坛》等国家社科资助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并参与多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和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研究。
本书特色
作为国际融资中的一种重要工具,优先股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在西方流行,完善的优先股制度是成熟资本市场的标志。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始终存在着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直接融资比例低、债券种类和投资渠道单一的问题,阻碍了自身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2013年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2014年证监会发布了《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标志我国优先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正式进入试点与推广阶段。由此,学术界和实业界开展对优先股融资这一新政的深入探究,不仅可以理解该制度对我国资本市场各利益相关主体产生的影响,还为融资理论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最的契机。本书以优先股融资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融资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力图从“微观企业一市场反应”的角度,提供相关的经验证据。
陈浩编最的《优先股融资的经济后果–基于市场反应的研究》适合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师生使用,也适合从事银行、金融工作的人士阅读与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