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明华著
页数:42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01015402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杜甫研究上,作者将杜甫作为中国古代“社会良知”的代表来研究,首次提出社会良知三要素的观点;用“民胞物与”概括杜甫的人道主义思想,并进行解读,进而阐明杜甫的伟大性。从现代学术视野审视百年学术思潮对杜甫研究的影响,进行系统总结,并对杜甫研究前景作出分析和判断。杜诗用典与诗人自我形象的关系研究,是作者在修辞艺术与诗人心态及文学形象的探讨中的代表作之一,颇具新意。在文学文化学方面,从理想性、神秘性和历史真实的角度,对《桃花源记并诗》进行文化学的多重阐释。在文学文体学方面,提出从先唐文学的比兴手法到唐代诗歌的比兴体的形成,是比兴一法从局部表达到整体表达的演进,也是唐诗成熟和繁荣的表现之一。
作者简介
刘明华(1958–),汉族,四川省平昌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西南大学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重庆市文广局副局长、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获国家人社部等部门表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第一个人”。
现任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国学院院长,重庆市政协常委,《西南大学学报》编委,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博士点负责人。中国杜甫学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语委重大项目及教育部、全国高校古委会等项目十余项。在中华书局、上海文艺出版社等出版专著十余部。代表作有《杜甫研究论集》《大同梦》等。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多篇被转载摘要。教学和科研成果多次获得省市奖励。
本书特色
《唐代文学与思想文化论集》作者将杜甫作为中国古代“社会良知”的代表来研究,首次提出社会良知三要素的观点;用“民胞物与”概括杜甫的人道主义思想,并进行解读,进而阐明杜甫的伟大性。从现代学术视野审视百年学术思潮对杜甫研究的影响,进行系统总结,并对杜甫研究前景作出分析和判断。杜诗用典与诗人自我形象的关系研究,是作者在修辞艺术与诗人心态及文学形象的探讨中的代表作之一,颇具新意。在文学文化学方面,从理想性、神秘性和历史真实的角度,对《桃花源记并诗》进行文化学的多重阐释。在文学文体学方面,提出从先唐文学的比兴手法到唐代诗歌的比兴体的形成,是比兴一法从局部表达到整体表达的演进,也是唐诗成熟和繁荣的表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