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翔著
页数:208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643421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贵州省为例,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以贵州省内17岁以上的少数民族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2000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少数民族居民的社会心理压力、主观幸福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社会适应方式和心理健康的现状与特征。同时,采用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以高校苗族大学生为被试,对苗族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内隐态度和内外群体偏好效应进行研究。
作者简介
张翔,男,汉族,1980年11月生,河南周口人。河南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访问学者。贵州省心理健康教育协会第二届理事会(2014—2019)常务理事。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担任“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发展与社会适应问题研究”,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重点项目“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在《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学校卫生》《中国公共卫生》《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十五篇。参编《布依族文化心理透视》《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著与教材三部。获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学名师”“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校级学科带头人培育对象。
本书特色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外,全省共分布有54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6.11%,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55.5%。与周边省份相比,贵州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贵州少数民族的社会心理问题在我国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少数民族居民社会心态扫描–以贵州省为例》以贵州省为例,对其少数民族居民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心理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深入理解少数民族居民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提供借鉴和指导。
张翔编者张翔等将本书的关键变量“社会心态”定义为“少数民族居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社会适应、文化冲突等多种社会性问题而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压力、民族认同等方面的心理感受与社会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倾向性。社会态度即是个体对人或与人有关的社会性事物的态度。社会心态可以视为社会运行正常与否的“晴雨表”“风向标”,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条件。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利益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心态也处于多元、多变时期。虽然每个少数民族居民的心理感受和社会态度是零散的,但采用大样本随机抽样方式全面掌握少数民族居民的社会心态并用统计学方法予以整合,可以从宏观上全面了解当前少数民族居民潜在的心理动向,为实现社会控制,提升生活质量,创建和谐社会提供真实依据。
在前期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心态的相关定义,我们确定本研究的重点是少数民族居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心理压力、主观幸福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社会适应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少数民族大学生内隐民族观和内外群体偏好效应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