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媛媛,阎天,彭錞主编
页数:271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18917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随着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公众对国家机构,特别是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专业化、信息化、透明化的要求日益提高。为深入了解我国国家治理透明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推动行政透明度和司法透明度的建设,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于2014年5月发起了中国行政透明度观察和司法公开观察两个项目,开展《中国行政透明度观察指标体系》的第三次修订以及《中国司法公开观察指标体系》的研发,并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17个政府机构和90个法院的信息公开制度实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和评估,得到了大量观察数据和研究结论,有助于国家机关、学术界和社会公众更加全面、具体、深入地了解中国行政透明度和司法透明度的发展状况。
作者简介
李媛媛,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2003年)、法学硕士(2007年)、法学博士(2014年),耶鲁大学中国法中心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法、法律与公共政策。长期关注信息公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实践。主持了中国行政透明度观察研究项目、“国际知情权日”、“政府信息公开周”、“中国阳光政府奖”等制度实践活动。著有《阳光下的官员——公职人员信息报告制度研究》,主编《中国行政透明度报告》《中国慈善透明度报告》,论文发表在《行政法学研究》《东方法学》等。 阎天,山东烟台人,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高级研究员。耶鲁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J.S.D.)和法学硕士(LL.M.),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和法学学士。研究行政法、宪法、劳动法。著有《川上行舟——平权改革与法治变迁》等,译有《反就业歧视法国际前沿读本》等,论文发表在《中外法学》《环球法律评论》等。 彭錞,1985年12月生于湖南。牛津大学法学硕士、博士,北京大学法学、经济学双学士。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行政法、法律与公共政策。曾在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China-EU Law Journal, Hong Kong Law Journal,《法制与社会发展》《行政法论丛》《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等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数篇,在《法制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The Diplomat等公共媒体上发表中英文时评数篇。
本书特色
随着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公众对国家机构,特别是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专业化、信息化、透明化的要求日益提高。为深入了解我国国家治理透明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推动行政透明度和司法透明度的建设,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于2014年5月发起了中国行政透明度观察和司法公开观察两个项目,开展《中国行政透明度观察指标体系》的第三次修订以及《中国司法公开观察指标体系》的研发,并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17个政府机构和90个法院的信息公开制度实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和评估,得到了大量观察数据和研究结论,有助于国家机关、学术界和社会公众更加全面、具体、深入地了解中国行政透明度和司法透明度的发展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