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柯桂林主编
页数:159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564079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知识方法清单》丛书是一套基础型讲解类学习工具书,主要讲述最基本的知识点、概念、原理、解题方法等。力图向学生传递一个观念——这是最基本的,是你必须要掌握的。本套丛书按学科编写,每学科一本,包括初中三个年级内容。在编排体例上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栏目体例。
本书特色
1.全而不深,使用方便:丛书内容包含所有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方法,求全而不求深,清单式的呈现方式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使用。 2.紧扣教材,重视基础:丛书紧密结合教材,重视基础,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讲练结合,重讲轻练:以基础知识方法呈现为主体,适当练习为辅助, 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用所学基础知识。
目录
节选
3.牧野之战 (1)时间:公元前1046年。 (2)背景:商朝后期政治动乱,纣王残暴,极尽奢侈,刑法残酷。周武王决定伐纣灭商。他联合西方的南方小国、部落,向商纣进攻。 (3)经过:商军临阵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纣王自焚而死。 (4)结果: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定都镐京。 4.西周分封制 (1)目的:巩固西周奴隶主统治。 (2)主要措施: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并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意义: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4)形成的等级制度:分封制度下,西周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统治阶级以周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被统治阶级包括农民和奴隶。 5.国人暴动 (1)时间:公元前841年。 (2)背景:周厉王暴虐无道。 (3)经过:愤怒的平民冲进王宫,赶走了残暴的周厉王。 (4)性质:以平民为主要力量的反对暴君的斗争。 1.青铜文明的概念 青铜文明是指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的生产发展状况,而不是仅仅指我国青铜铸造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夏朝:青铜器种类增多。 商朝: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代表作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等。 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特点:分布广泛、工艺高超、用途广泛、种类繁多。 (2)陶瓷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3)玉器制造业:夏、商、西周时期,玉器制造业很兴盛;玉器雕刻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3.农业和畜牧业 (1)农业 商朝:商朝时期已齐备五谷(稻、黍、粟、麦、豆)。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进行农业生产。 (2)畜牧业:如今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还建有牲畜圈栏。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牧场。 4.奴隶的悲惨生活 (1)特点:奴隶制使用范围广。数量多。 (2)表现:他们被迫在农田集体劳动,在手工作坊里做工。他们没有人身自由,有的还要戴着枷锁,受到非人的待遇。奴隶主还可以把他们随意转让和买卖。 (3)人牲(人祭):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 (4)人殉:奴隶主死了,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1.东周的建立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春秋:前770-前476年。 (3)战国:前475-前22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