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超声影像学

封面

作者:徐启彬

页数:306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

ISBN:97873080424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心脏疾病超声诊断、腹部疾病超声诊断、妇科疾病及产科超声诊断、浅表器官与周围血管疾病超声诊断和介入超声学等六篇。

目录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超声发展简史
 第二章 超声影像学物理基础
第二篇 心脏疾
 第一章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血管病总论
 第二章 心脏瓣膜病超声诊断
 第三章 心包疾病超声诊断
 第四章 心肌病超声诊断
 第五章 心脏肿瘤超声诊断
 第六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超声诊断
 第七章 先天性心血管病超声诊断
第三篇 腹部疾病超声诊断
 第一章 腹部疾病超声诊断总论
 第二章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第三章 胆道疾病超声诊断
 第四章 胰腺疾病超声诊断
 第五章 脾脏疾病超声诊断
 第六章 胃肠道疾病超声诊断
 第七章 泌尿系统疾病超声诊断
第四篇 妇科疾病及产科超声诊断
 第一章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
 第二章 妊娠超声诊断
第五篇 浅表器官与周围血管疾病超声诊断
 第一章 浅表器官疾病超声诊断
 第二章 周围血管疾病超声诊断
第六篇 介入超声学 
 第一章 心脏介入超声 
 第二章 腹部介入超声
 第三章 妇道产介入超声 
中英文对照词汇 
参考文献
插页图

节选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发展迅速,其中超声影像学由于声学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进展,已由20世纪50年代仅对心脏疾病的初始研究,发展到70年代多晶体灰阶扫描对腹部诸多脏器的检查、80年代彩色多普勒对血流方面的研究,以及此后层出不穷的新技术的应用,如超宽频探头、谐波成像、腔内超声、声学造影、实时三维成像等,大大拓宽了临床应用范围,几乎能对人体所有器官和组织进行检查和诊断。尤其是声学造影,由于新型造影剂的开发和显影技术的进展,能在毛细血管水平显示病理改变和功能,是超声诊断的一大进展。这期间介入超声学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在所有这些方面都已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卓著的成绩。但是,“医学影像与核医学”作为独立的医学学科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正式确立,其中的“超声影像学”由于特别年轻,在医学教育上,如培养目标、课程设计、教材建设等方面无前人的经验可循。目前,国内医学院校还没有统一规定的学大纲和特定的教科书。1994年,原浙江医科大学“超声学教研室”正式成立,并承担了医学系本科、七年制、儿科系、预防医学系以及医学影像专业等八个系和专业的教学任务,积累了不少经验。在开展超声教学早期,有关超声影像学的参考书籍几乎都是外文版;后来中文版陆续出现,其中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影像学》及《超声诊断学》在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教学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其内容的设置等并不完全适合学时数不多的临床医学系的医学生。为此,我们曾组织附属医院的有关教师,于1997年编写了针对医学生需要的超声影像学讲义;四年后增加了一些图片和内容。实践证明,这本讲义在医学教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深受广大医学生的欢迎,而且一些医学院校及医学远程教育也采用本讲义。为了使教材内容更加系统、完整,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2004年,我们邀请本校及附属医院10位教授、主任医师及5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组成编写委员会,在原讲义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增加和充实了超声影像学物理基础、胃肠疾病超声诊断、周围血管疾病超声诊断以及介入超声学等方面的内容。为便于掌握学习内容,《超声影像学》在各章节后设计了思考题及病例讨论,并列出重要参考文献。尽管如此,书中的缺陷还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使本书在使用中不断完善。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超声影像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