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绿眼

封面

作者:张品成著

页数:240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5026680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一盏小桔灯,引领少年儿童向上成长
冰心奖办公室推荐,知名作家张品成倾情奉献
见证新一代儿童文学原创经典的诞生
感悟文学的空灵、纯美、大气,以阅读陪伴成长岁月

1.本书是《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分册,作家张品成倾情之作。其作品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第二届、第三届“巨人”中长篇儿童文学奖,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第十四届冰心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2.《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是献给孩子们第一的礼物,也是对冰心老人第一的纪念。书系遴选15位活跃于创作一线的知名作家17部高品质儿童文学原创作品,展现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异彩纷呈,传承冰心老人“爱”的精神,播撒真善美的种子,让孩子们享受儿童文学的空灵、纯美、大气和天马行空的想象,使他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陪伴他们走过成长岁月。
3.清新而精美的装帧设计,独具匠心,赏心悦目;特约插画穿插书中,全面提升阅读感受。给予读者高品质的、美的阅读体验。 

作者简介

张品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口市作家协会主席,海口市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负责人。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赤色小子》《永远的哨兵》;长篇小说《可爱的中国》《红刃》《北斗当空》《绿眼》等二十余部;电影文学剧本《我是一条鱼》等十余部;有作品选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推广阅读教材,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小说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血刃》《红色宝藏》等。
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第二届、第三届“巨人”中长篇儿童文学奖,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第十四届冰心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本书特色

为纪念冰心奖的创办,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26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以及新一代儿童文学原创经典的诞生。冰心奖办公室推荐,15位知名作家联袂奉献,让读者感悟儿童文学的空灵、纯美、大气,以阅读陪伴成长岁月,同时也是对冰心老人第一的纪念。
全套书共17册,《我们》《伤花落地》《黑夜之王》《传说有个鹿回头》《男孩女孩含羞时》《绿眼》《天堂来信》《乘着歌声的翅膀》等小说诠释成长,《瓦罐公》《阿西姑娘和魔法街》《爷爷的打火匣》《萤火绳》《秘密像花儿一样》等童话作品予读者美的享受。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境优美,想象丰富,感情真挚,展现孩子的心灵概貌,使读者阅读起来倍感亲切,从而引导他们感悟生活,受到人生的启迪,并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拥有更多的爱,以陪伴其走过纯真美好的童年时光。
《绿眼》是张品成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于炮火纷飞的年代,三个少年得孝、雷下和小满接到首长交给他们的任务,给来自上海的神秘的陌生男人汪鲤程带路去锁阳镇。神秘的陌生男人此番行程有着一个特殊的任务,三个少年最终也明白了事实的真相。在一次意外中,汪鲤程牺牲了,三个少年面临着是否继续完成他的使命的抉择……这是一个关于使命、责任、是非和抉择的英雄故事,更是三个少年面对大是大非、大善大恶的人生抉择的成长故事。小说运用极富特色的语言和大量的语言、人物心理和细节描写,使得故事内容更加丰富,有血有肉。

目录

第一章下井摸石头的男孩他们没想到首长会给他们一个任务从上海来的神秘男人这就是上头给他们的任务第二章疑心生暗鬼我都不想走了做饭时汪鲤程想起了那天的事看山走死马第三章他说他来杀人他把红军的机密连同自己的  良心一起卖给了敌人这张脸让人没法和杀手相联系第四章汪鲤程想起了以前的事得孝满脑子都是那两个字第五章摧枯拉朽和热血沸腾鹰蛋、蛇和石鸡他们说了一会儿话第六章黑漆漆的林子里,小满看见一个人影他就看见草丛中落下几颗绿色的星星大尾巴,竖耳朵,像狗一样凶狠的家伙第七章那只死了的豺狗上下黑得像塘里的老泥那是英雄好佬的勾当一个叫斧头的人第八章一条汹涌激流和汪鲤程那双血糊糊的脚奇特的过河办法第九章遭遇匪祸土匪杰夫佬杀手之死他们决定去干那件本不该属于他们干的事他想用那些又脏又臭的东西把过去心目中 的那个人彻底淹了我们不能死,那家伙不能活第十章你连鸡都不敢杀,你敢杀人?他觉得一个计划终于有了些眉目只有心像石头、像生铁了,才能有 杀人的勇气和胆量吃饱了才有力气第十一章他想,他劝不动他们,他也得跟  得孝小满在一起他想,他能恨就好了他们没能抓住希望的尾巴第十二章他把事情做得天衣无缝雷下说:“有好戏看哩,你看  就是有好戏。” 他把手下累成一条狗第十三章我就是因了良心才来的陷阱总归有报应补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绿眼》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09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