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屠启宇主编
页数:373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0978657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丝路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区域性差异,也使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这一城市群体的当前状况及未来发展潜力。例如,根据2012年全球化与世界城市(以下简称gawc)排名,在273座中亚城市中,仅有两座城市能够入选世界城市行列。而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南亚,30万人口以上城市有239个,其中有12个城市入选gawc世界城市体系。这种差异性,反映出“南方”世界的城市网络尚不完善,这也带来相关城市在提升自身能级方面的潜力和需求,在这一背景下,“丝路城市”作为新的国际城市群体,也为我们进一步归纳本报告长期聚焦的“国际城市2.0”的升级路径提供了新的课题。本报告提出的“国际城市2.0”概念,在于关注国际城市发展内涵和外延的双重提升,其关键之处在于对传统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理论的修正与反思。2015年度本报告对于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一带一路”区域“丝路城市”的研究和分析,便在于发现发展中区域和新兴市场区域城市的经验和规律,以期寻找与西方城市主导的世界城市网络不同的城市互动模式,并对广大“南方”区域的城市发展思路有所助益。
作者简介
屠启宇,男,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双聘教授,上海市规划委员会社会经济文化专业委员,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上海市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秘书长、上海锦江国际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九届全国青联委员、全国社科青联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城市战略规划、城市创新体系、社会系统工程。
苏宁,男,1977年1月出生。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1995年-1999年,厦门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1999年-2002年,厦门大学历史系,世界史硕士;2002年-2005年,厦门大学历史系,历史学美国城市史方向博士;2006年-200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国际城市比较。承担和参与的重要研究项目主要有:参与上海市、北京市“十二五”、上海市“十三五”、“2050战略规划”研究,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专项规划研究、青岛市国际城市建设战略等重大决策咨询课题,担任2007-2009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专家,2010年后世博国际资源研究项目专家。2006年法国领事馆“学者精英”项目赴法国里昂访学,2009年澳大利亚澳中理事会资助赴新南威尔士大学访学,2013年欧盟资助作为“居里学者”赴荷兰莱顿大学合作研究。
张剑涛,男,注册城市规划师,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1997年7月获得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工学士;2003年7月获得英国利物浦大学城市规划系城市规划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开发、城市空间结构。
邓智团,男,1979年6月生于四川省达县。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08年于上海社会科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经济。
本书特色
本书以“国际经验、中国借鉴”为宗旨,聚焦分析国际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重大理念、重大项目、重大报告和最佳案例,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国际参照系。“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发现世界城市网络的新板块——欧亚大陆“世界岛”腹地出现的“丝路城市”板块。书中主要从世界地缘经济新变化的理论视角,归纳总结了“丝路城市”的概念、特点及现实意义,并对这一城市群体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中的主要贡献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