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

封面

作者:张志远

页数:169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415592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术文库: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在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风险以及金融监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博弈理论和方法对我国金融风险以及金融监管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取得了一些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结论,并对现实问题给出了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张志远(1981—),内蒙古赤峰人,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分析,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参加教育部项目、国家青年基金项目和省级科研项目10多项,先后在《国际金融研究》、《管理现代化》、《当代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

本书特色

张志远编著的这本《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具体分为7章。其中,第1章绪论,对研究背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同时,详细阐述了目前与本书研究领域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对本书的结构安排和主要解决的问题给出了必要的说明。第2章,首先对博弈理论和博弈模型划分进行说明。第3章,从分析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人手,以金融市场可操纵性和不可操纵性的双重视角来研究我国金融市场的均衡问题。第4章,构建了商业银行与融资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博弈模型。第5章,通过构建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之间的双群体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影响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第6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人民银行与三家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金融监管合作问题,揭示在我国金融监管过程中影响金融监管主体策略选择与合作效率的深层次原因。第7章,通过构建国际金融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在国际金融监管过程中金融监管主体的策略选择问题。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第2章 博弈理论与模型
2.1 博弈理论
2.2 博弈模型

第3章 不同配额计划下金融市场均衡与金融风险形成
3.1 我国金融市场现状
3.2 非均衡下的固定价格
3.3 不同配额计划下金融市场均衡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风险积累过程与金融风险转嫁机理
4.1 融资风险的内涵
4.2 银企间金融博弈与风险累积的博弈解析
4.3 银企还贷博弈与风险转嫁博弈
4.4 商业银行与央行博弈之间风险转移博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分析
5.1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博弈模型构建
5.2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博弈模型求解与分析
5.3 数值仿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金融监管中合作行为困境的演化博弈剖析
6.1 考虑成本和收益因素的金融监管合作博弈模型
6.2 引入惩罚与保障机制的金融监管合作博弈模型
6.3 数值仿真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国际金融监管的博弈解析
7.1 国际金融监管问题研究现状
7.2 目前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中存在的弊端
7.3 国际金融监管的演化博弈模型
7.4 数值仿真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节选

  《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术文库: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  在贝纳西的非均衡理论框架下,构建金融机构与融资企业之间的供求关系模型,探究影响金融机构和融资企业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拟从理论上解决以下几个重大现实问题。第一,由于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尚不完善,金融市场中企业融资需求不能够得到满足的问题仍将长期存在,不可操纵市场配额下融资企业的融资水平如何分配?第二,在可操纵市场配额下融资企业所给出的数量信号对整个金融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第三,在我国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中,如何确保我国金融市场长期的、稳定的发展?以我国金融市场中融资配给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从非均衡的角度对我国金融市场进行分析丰富了金融风险理论。在模型求解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这几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做出解答,能够得出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有重要启示意义的结论。  以金融风险产生和金融风险转嫁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博弈视角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风险产生与金融风险转嫁做进一步分析,探查影响金融风险产生和金融风险转嫁的主要因素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构建商业银行与融资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以及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博弈模型,拟从理论上解决以下几个重大现实问题。剖析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由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存在不平衡问题,金融市场中存在明显融资配给现象,那么如何理解我国金融风险的内涵?第二,企业有持续的融资需求,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需要商业银行更多地对企业进行间接融资,金融风险在企业融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影响融资风险积累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三,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金融风险转嫁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有哪些?对金融风险产生与金融风险转嫁的研究,理论意义是有利于丰富金融风险控制理论,现实意义在于更好地对我国金融风险预防和控制体制的设计和改革进行指导。通过对这几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做出解答,能够得出与我国金融风险转嫁和金融风险积累相关问题有重要启示意义的结论,对我国实施控制、预防金融风险政策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07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