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实验教材

封面

作者:孟雪晖

页数:194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815381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孟雪晖主编的《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实验教材》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社会调查的基本内涵、历史概要和一般程序等内容;第二章为社会调查的选题与文献研究,主要介绍如何确定研究主题和问题、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分析以及大学生如何进行科研课题的申请等;第三章为社会调查的研究设计,主要介绍所研究的单位和时间维度、测量的指标、社会测量的信度和效度等;第四章为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调查法,主要介绍调查时抽样的原则与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方法等;第五章为社会调查的观察法,主要介绍观察法的含义与类型、观察的步骤与技巧、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学分析等;第六章为社会调查的访谈法,主要介绍访谈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访谈的程序与技巧、团体访谈方法、访谈法的局限与访谈资料的分析等;第七章为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主要介绍在SPSS软件中如何实现对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等;第八章为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主要介绍四格表资料、配对设计资料以及多个独立样本的列联表资料的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等;第九章为相关分析,主要介绍连续型变量间的相关分析、分类变量间的关联性分析、偏相关分析等。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调查的内涵
二、大学生的社会调查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调查的基本特征、必要性及其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调查的基本特征
二、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必要性
三、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
四、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意义
第三节 社会调查中的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
一、量的研究内涵与特征
二、质的研究及其内涵
第四节 社会调查的历史概要
第五节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一、准备与设计阶段
二、调查与收集资料阶段
三、分析与研究阶段
四、撰写调查报告与总结阶段
第二章 选题与文献研究
第一节 确定研究主题和问题
一、选题的来源
二、判断选题的价值
三、确定调查的问题
第二节 文献检索和文献分析
一、文献调研的意义
二、文献检索的途径
三、文献分析的技巧
第三节 学生科研课题申请
一、组建申请团队
二、申请书的内容和撰写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分析单位和时间维度
一、研究目的
二、分析单位
三、时间维度
第二节 测量和指标
一、社会测量的要素
二、社会测量的层次
三、社会测量的指标
第三节 信度和效度
一、社会测量的信度
二、社会测量的效度
三、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第四章 问卷调查法
第一节 抽样原则与方法
一、抽样的逻辑
二、非概率抽样
三、概率抽样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一、问卷的结构和内容
二、问卷设计的原则和技巧
三、问卷设计的步骤
第三节 问卷发放与回收
一、问卷发放的方法
二、问卷回收
三、质量监控
第五章 观察法与资料分析
第一节 观察法的含义与类型
一、观察法的含义
二、观察的类型
第二节 观察的步骤与技巧
一、制订观察计划
二、设计观察提纲
三、观察法的技巧
四、观察法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参与观察
一、参与观察的优点
二、参与观察法有其明显的局限性
第六章 访谈法与资料分析
第一节 访谈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一、访谈的内涵
二、访谈的基本特征
三、访谈的类型
第二节 访谈的程序与技巧
一、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二、进入访谈
三、访谈的情境控制
四、结束访谈
五、访谈中的注意事项
六、访谈收尾工作时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团体访谈
一、团体访谈的特点
二、焦点团体访谈
第四节 访谈法的局限性与资料分析
一、访谈法的局限性
二、访谈法的资料分析
第七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一节 SPSS简介
一、SPSS基本窗口
二、SPSS系统的基本菜单
第二节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均数和标准差的SPSS操作与结果解释
二、中位数和四分位数的SPSS操作与分析
第三节 t检验
一、单样本t检验
二、两独立小样本均数t检验
三、配对t检验
第四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说明
二、单因素方差分析举例
第八章 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一节 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
一、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方法说明
二、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举例
第二节 配对设计资料的x2检验
一、配对设计资料的x2检验方法说明
二、配对设计资料的x2检验举例
第三节 多个独立样本RxC列联表资料的x2检验
一、多个样本率比较的x2检验
二、多个样本构成比比较的x2检验
第九章 相关分析
第一节 连续型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一、Pearson相关分析
二、Spearman相关分析
第二节 分类变量间的关联性分析
一、2×2列联表的关联性分析
二、行列表资料的关联性分析
三、等级资料的关联性分析
第三节 偏相关分析
一、偏相关分析方法说明
二、偏相关分析举例
参考文献

节选

  《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实验教材》:  社会调查的意义不言而喻,任何对知识抱有认真态度之人,必然会极其重视社会调查。自民国时期社会调查的方法与体系传人中国,中国学人就开始灌输学生社会调查的理念,并本着对大学生与中国社会负责任的态度,要求大学生亲自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调查过程中,从而涌现了一大批大学生社会调查的成果,这也成为中国社会调查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民国时期,因为自然灾害频繁,再加上军阀混战,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严重,为社会调查提供了丰富的选题。也正是因为社会问题不断,社会矛盾上升,导致很多人从了解中国的角度进行社会调查,其中也包括外来传教士和外籍教师。早期中国高校进行的社会调查一般采用西方的社会调查模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从地域上看,当时所展开的社会调查,既有城市调查,又包括农村调查;从选题范围上看,既有专项调查,又包括社会概况调查。早期中国高校社会学学生所展开的城市调查,有资料可查的有:1917年,清华大学教授狄特莫指导该校学生在北京西郊调查195户居民的生活费用,这些城市家庭包括了汉人家庭100户、满人家庭95户,职业包括工人、农民、车夫、军人、木匠、理发匠及少量学人等。1918 —1919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少济时和传教士甘博等仿照美国茹素斯基金会所组织的春天调查,调查了北京社会状况,涉及历史、地理、政府、人口、健康、经济、娱乐、娼妓、贫民、救济、宗教等项目。其调查结果以“北京:一种社会调查”为题于1921年在美国出版。1924年,原齐鲁大学社会学系学生在中外教师的带领下对济南社会概况进行了调查,包括该市的历史、地理、人口、行政管理、公共事业、地方财政、劳教制度、娱乐活动、娼妓、工业状况、生活水准、住宅、慈善事业、教育体制、文化和教育机构、宗教机构、妇女动向、家庭状况、基督教活动等方面,内容可谓相当全面、丰富。其调查结果以“济南社会一瞥”为题于该年用英文发表。这是比较著名的地方性社会调查。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实验教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06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