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
页数:298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1121868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为了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高工程项目总承包及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规范施工管理行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执业资格考试制度的规定,2002年原人事部和建设部联合颁发了《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 [2002] 111号),对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及施工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 注册建造师是以专业技术为依托、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业的注册执业人士。注册建造师可以担任建设工程总承包或施工管理的项目负责人,从事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相关业务。实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后,我国大中型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由取得注册建造师资格的人士担任,以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建立,将为我国拓展国际建筑市场开辟广阔的道路。 按照原人事部和建设部印发的《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2002] 111号)、《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国人部发[2004]16号)和《关于建造师资格考试相关科目专业类别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厅发[2006]213号)的规定,本编委会组织全国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在第二版的基础上重新编写了《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第四版) (以下简称《考试用书》)。在编撰过程中,编写人员按照《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2014年版)要求,遵循“以素质测试为基础、以工程实践内容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坚持“与建造师制度实行的现状相结合,与现行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相结合,与当前先进的工程施工技术相结合,与用人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的修订原则,力求在素质测试的基础上,从工程项目实践出发,重点测试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套《考试用书》共9册,分别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建设工程法律法规选编》。本套《考试用书》既可作为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学习用书,也可供其他从事工程管理的人员使用和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参考。
本书特色
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已实施多年,为进一步推动建造师执业制度的发展,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06年对建造师专业进行调整的基础上,于2013年重新组织对二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矿业工程专业)进行了修订。矿业工程专业建造师的执业内容以完整的矿业工程项目为主体,突出了矿井工程,涵盖了露天矿山、矿场地面建筑、矿物加工以及冶炼工程等相关内容。
中国煤炭建设协会、中国冶金建设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中国建材工程建设协会、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化学工程集ltl公司、中国黄金协会等七家行业协会(集团公司),为了方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学.-j和复.-j,组织了富有工程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工程管理人员、大专院校教师等,依据2014年版的《二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矿业工程专业)》的内容和要求,编写了该考试用书。
为了方便考生对照考试大纲进行学.-j和复.–j,本书依照考试大纲的条目进行编写,内容丰富,知识点明确,重点突出。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矿业工程施工技术,以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材料、矿山岩土工程稳定为基础,以爆破工程、矿场地面建筑工程和矿山井巷工程为主体;第二部分为矿业工程施工管理与实务,涉及矿业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主要内容,通过列举案例以方便理解和掌握;第三部分为矿业工程施工相关法规与标准,包含了工程建设中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和标准。本书的编写是在原《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而成,修订工作听取了矿业工程专业相关管理部门和施工企业的意见。本书作为全国二级建造师(矿业工程专业)执业资格的考试用书,也可供矿业工程专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教学参考。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始终得到了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建平、中国冶金建设协会秘书长焦凤山、中国冶金建设协会主任单铁麟、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副秘书长蒋富山、中国建材工程建设协会秘书长陈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建设部主任王开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改革发展部处长王红、中国黄金协会主任宋玉国、矿业工程专家张文和朱中立以及行业协会、总公司领导与管理、技术负责人的支持和具体指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谢建宏、中煤第一建设公司陈耀文、中煤第三建设公司徐辉东、中煤第五建设公司沈慰安、华东煤炭建设标准定额站储祥辉以及中煤建安公司、北京华宇工程公司等个人和单位为编写本书提供许多宝贵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特别是在完成本书的全过程中,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和中国石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为此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和帮助,在此特别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