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锦英,肖磊著
页数:218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504221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马克思的分配理论, 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分配的理论, 对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仍然具有极强的解释力。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具体变化, 该理论存在一些改进的可能性。本书对马克思的分配理论进行了研究, 揭示了理论的实质以及在现代条件下的理论发展的可能性, 探讨了考虑创新和超额利
本书特色
《马克思分配理论新探》集中探讨马克思本人的分配理论,从思想史的角度揭示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来龙去脉,包括它与古典经济学的联系、它的方法论思想、按劳分配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这是解释性工作,是现代条件和现代语境下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一个解读。在此基础上,杨锦英、肖磊进一步探讨了马克思分配理论如何发展的问题,包括根据创新和超额利润来发展马克思的净剩余分配理论和平均利润率理论,将国家的再分配措施纳入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框架体系中,扩展马克思分配理论的边界;研究非正规权力配置、人力资本和金融掠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这三个方面也是影响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应当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得到说明和阐释;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分配和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我们探讨了分配与最终需求也就是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
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分配问题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与方法 一、概念的说明 二、从“三分法”到“四分法” 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分配问题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 五、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 六、理论前提和哲学基础 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精髓和特征第三章 分配理论的演变史略 一、亚当·斯密的分配理论 二、大卫·李嘉图的分配理论 三、萨伊的分配理论 四、新古典分配理论 五、一个总体性评述第四章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分配理论 一、理论结构的三个层次 二、分配的一般趋势 三、分配与经济周期第五章 马克思按劳分配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一、马克思按劳分配学说的思想来源和形成 二、按劳分配学说在苏联、东欧国家的发展和演变第六章 超额利润与社会净剩余分配 一、超额利润是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 二、超额利润与社会净剩余 三、超额利润的产权归属:理论和实际的变化 四、超额利润对利润率的影响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第七章 剩余价值与国民收入再分配 一、资本主义矛盾与政府的经济功能 二、两部门模型 三、生产性支出与国民收入分配 四、剩余价值的总的分割:一个总结第八章 影响收入分配的其他因素 一、非正规或非法的权力配置 二、人力资本的差异 三、金融市场的财富转移机制 四、结语第九章 收入分配与最终需求 一、基本模型 二、基本模型的扩展和比较第十章 用马克思思想解析皮凯蒂 一、核心思想 二、贡献和不足 三、马克思的解释第十一章 我国的分配格局与宏观经济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配格局的变化 二、影响我国分配格局的主要因素 三、分配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制约和影响 四、调节财产和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