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剑晖主编;黄雪敏,杨汤琛副主编
页数:514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2180996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岭南地理环境与文化精神 ; 岭南散文思想艺术风格综论 ; 岭南散文的发生 ; 岭南散文大家秦牧 ; 五六十年代的岭南散文 ; 岭南散文的发展与成熟 ; 多元蜕变中的岭南散文 ; 多元蜕变的岭南散文等九章?
作者简介
陈剑晖,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特聘一档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2)、鲁迅文学奖散文奖终评评委、“华语民间文学奖”――在场主义散文奖评委。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散文研究会理事、广东现代文学研究会、广东散文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散文理论、文学思潮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在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方面,贡献与成就为突出。
本书特色
由陈剑晖主编的《岭南现当代散文史(精)/岭南文库》是广州市“十一五”社会科学立项课题。全书包括:岭南文化的新理解和新阐释、岭南地理环境与文化精神、岭南散文思想艺术风格综论、岭南散文的发生、“大一统”下的岭南散文(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岭南散文的发展与成熟(70年代末至80年代)、多元蜕变中的岭南散文(90年代以后)(上)、多元蜕变中的岭南散文(90年代以后)(下)、新世纪的岭南散文。全书对岭南当代散文的发生、发展、成熟、蜕变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对以秦牧为首的岭南散文大家等一批散文家的散文作品的内容、风格、成就等,均作了客观、深入的分析与评介,观点新颖,新见迭出,学术性强,是一部填补空白的学术专著。全书约25万字。收入《岭南文库》。
目录
第一节 对以往某些文化观点的质疑
第二节 岭南文化的特征
第三节 岭南文化品格在散文中的呈现
第一章 岭南地理环境与文化精神
第一节 作为地理和文化概念的岭南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恒定性影响
第三节 人文精神的潜在作用
第四节 文化心理的制约
第二章 岭南散文思想艺术风格综论
概述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岭南散文风格的形成
第二节 主题、题材选择的南国情调与色彩
第三节 “阴柔之美”的美学追求
第四节 共同色调中的差异性
第五节 岭南散文之于当代散文的意义
第三章 岭南散文的发生
概述
第一节 钟敬文:岭南散文的先行者
第二节 黄药眠:以抒情小品开拓岭南散文
第三节 硝烟烽火中的呐喊与悲歌
第四章 岭南散文大家秦牧
概述
第一节 丰富广博的知识
第二节 妙理横生的趣味
第三节 寓思想于知识趣味之中
第四节 广阔集中的联想
第五章 五六十年代的岭南散文
概述
第一节 林遐:以异乡人的眼睛发现岭南生活的美
第二节 陈残云笔下的大沙田水乡风情画
第三节 杜埃的“山颂”与“乡情曲”
第四节 紫风的“葵韵”与“海恋”
第五节 杨石:“岭南春”中的风土人物志
第六章 岭南散文的发展与成熟(70年代末-80年代)
概述
第一节 关于“岭南散文流派”的争论
第二节 黄秋耘散文的情致美
第三节 岑桑:写出自己的情调和色彩
第四节 杨羽仪:追求和创造美的知春鸟
第五节 苏晨与范若丁的散文
第六节 柳嘉、张汉青、关振东、司马玉常与符启文一
第七节 沈仁康、高凯明、陈焕展、黄廷杰与吴茂信
第八节 张振金、杨文丰、李科烈与万振环
第七章 多元蜕变中的岭南散文(90年代以后)(上)
概述
第一节 筱敏:优雅高贵的诗性写作
第二节 林贤治:面向大地和事实的自由
第三节 熊育群:生命性灵中的湘楚浪漫
第四节 艾云:谁的心灵似星辰邈远
第五节 卢锡铭:新时代的岭南“水乡篇”
第六节 洪三泰、李清明、张宇航与詹谷丰
第七节 郭小东、郭光豹、黄国钦与唐德亮
第八章 多元蜕变中的岭南散文(90年代以后)(下)
第一节 公共空间的拓展与新媒体散文的兴起
第二节 “小女人散文”的先声:黄爱东西、张梅、黄茵、宋晓琪
第三节 鄢烈山、牧惠、老烈、章明与吴有恒的杂文
第四节 黄修己、饶?子、黄天骥与金岱
第五节 陈俊年、肖建国与周伟励
第六节 岭南女散文家群体:莲子、梁凤莲、马莉、陈志红、钟晓毅、东方莎莎、蓝予、张鸿
第七节 其他散文家
第九章 新世纪的岭南散文
概述
第一节 从“打工文学”到“打工散文”
第二节 边缘生态下的心灵见证
第三节 个体经历与体验的自我叙述
第四节 “打工散文”代表作家:郑小琼、塞壬、丁燕、陈启文
第五节 写出变化中的岭南现实和岭南精神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