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闫帅
页数:24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699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化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抗争、重构政治秩序,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执政理念的提出为标志,中国政府开始调整政府定位、转变政府职能,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以此为契机,文章对这次政府转型的背景、过程、逻辑和效果进行了研究。从动因来看,这次政府转型是国家与社会合力的结果,具有较强的“社会有需求,国家有回应”的国家与社会互动论色彩。为此,文章在对既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国家与社会互动论的分析框架,并总结出了这次政府转型的四个特征:以社会公正为主的社会需求,以社会抗争为主的政治互动,以服务型政府为主的国家供给,以非选举问责为主的政治发展。
作者简介
闫帅,1985年生,政治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西政治发展与国家治理比较的研究。
本书特色
闫帅编最的《回应性政治发展–中国从发展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观察》以当前的政府转型为研究对象,以国家一社会互动论为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中国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背景、过程和效果。在此基础上,本书指出,中国的政治发展遵循了一种“社会需求一国家供给”的变迁逻辑。以此逻辑为基础,本书进一步得出,中国的社会需求表现为一种“先经济权利,再社会权利,最后政治权利”的发展路径,作为对社会需求的一种反应,国家供给相应表现为“先发展经济,再追求公正,最后践行民主”的发展路径。最后,本书将这种“社会需求一国家供给”的政治发展逻辑称之为“回应性政治发展”,并对这一政治发展逻辑进行了介绍、分析和评价。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缘起与问题聚焦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设计第一章 告别全能:发展型政府的兴起与实践 第一节 回应经济发展的转型 一 作为背景的全能型政府 二 全能型政府的制度困局 三 迈向发展型政府 第二节 发展型政府的中国实践 一 经济政策导向的治理 二 发展理念的制度实践 三 稳定理念的制度实践 第三节 发展型政府的制度绩效 一 从经济增长到政治发展 二 迈向基础性权力 三 地方与社会的复兴第二章 治理困局:发展型政府的异化与危机 第一节 发展理念异化与分配正义危机 一 发展理念的异化:gdp崇拜 二 分配正义的理想标准:政府过程的视角 三 政府职能错位与分配正义危机 第二节 稳定理念异化与利益表达困境 一 稳定理念的异化:刚性稳定 二 利益表达的理想方式:公民参与的视) 三 政府分类控制与利益表达困境 第三节 从治理异化到治理危机 一 治理异化:国家能力的畸形发展 二 治理危机:社会抗争的转化升级第三章 社会何求: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公正 第一节 社会需求的转向 一 民众行动的议题指向:社会公正 二 民众行动的基本属性:依法抗争 第二节 需求背后的权利逻辑。 一 权利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 公民与政治权利优先的西方逻辑 三 经济与社会权利优先的中国观念 第三节 需求转向的社会基础 一 我们是一个公民社会吗? 二 中国政治发展的社会基础第四章 政府何为:从发展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 第一节 回应社会公正的转型 一 何谓服务型政府:从舶来词到本土化 二 迈向服务型政府:从必要性到可行性 第二节 服务型政府的中国实践 一 社会政策导向的治理 二 政府积极职能的回归 三 政府消极职能的回归 第三节 服务型政府的制度绩效 一 国家能力的重构 二 行政民主的兴起第五章 政治发展:政府转型的逻辑与效果分析 第一节 政府转型的内在逻辑:回应性政治发展 一 政府转型的实践特点:从抗争到回应 二 政府转型的理论思考:回应性政治发展 第二节 政府转型的现实效果:非选举问责 一 非选举问责:基于一般理论的考察 二 非选举问责:基于一般实践的考察 第三节 政府转型的未来展望:困境与超越 一 政府转型的困境 二 对于困境的超越结语:在国家与社会互动中理解中国的政治发展 一 过程中的“国家一社会互动论”:政府转型的特征 二 结论中的“国家一社会互动论”:离理想有多远?参考文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