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晓壮
页数:25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705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当前,我们中的大多数都被大量的“工业化后果”及其事件紧紧纠缠着,像“雾霾”一样让人“透不过气来”。这些“工业化后果”及其事件深刻地影响着每位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为了分析这些状况是怎样形成的,仅仅发明了经济意义上的“后工业社会”的标准是不够的,相反,需要系统审视北京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北京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由于现代化的非均衡性推进或者说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经济结构已是“后工业社会”的经济,但社会结构还处在工业化阶段,最为复杂的是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在不同时空中同时并存。李晓壮编写的《迈向均衡型社会–2020北京社会结构趋势研究》以社会结构视角,对这一非均衡现象进行解释,提出对未来社会发展预想是迈向最加均衡型的社会。
作者简介
李晓壮(1980- ),辽宁辽阳县人,社会学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后,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结构、城市治理领域研究。
本书特色
当前,我们中的大多数都被大量的“工业化后果”及其事件紧紧纠缠着,像“雾霾”一样让人“透不过气来”。这些“工业化后果”及其事件深刻地影响着每位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为了分析这些状况是怎样形成的,仅仅发明了经济意义上的“后工业社会”的标准是不够的,相反,需要系统审视北京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北京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由于现代化的非均衡性推进或者说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经济结构已是“后工业社会”的经济,但社会结构还处在工业化阶段,最为复杂的是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在不同时空中同时并存。李晓壮编写的《迈向均衡型社会–2020北京社会结构趋势研究》以社会结构视角,对这一非均衡现象进行解释,提出对未来社会发展预想是迈向最加均衡型的社会。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人口结构变迁与趋势 第一节 人口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 一 人口结构界定及构成 二 人口结构:“人口均衡型社会”研究重要议题 第二节 人口结构的变迁 一 1949—1960年:人口增长快速阶段 二 1961—1976年:人口增长波动阶段 三 1977—1994年:人口增长平稳阶段 四 1995—2000年:人口增长震荡阶段 五 2001—2012年:人口增长膨胀阶段 第三节 人口结构阶段性特征 一 人口规模结构: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增长势头有所减缓 二 人口空间结构:人口向分散化发展,聚集势头较为突出 三 人口素质结构:人口素质普遍提高,人才资源仍较匮乏 四 人口年龄结构:人口红利处于高峰期,少子老龄曰益凸显 五 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出生性别失调,性别不平等问题突出 第四节 人口结构优化对策及趋势 一 “普适型”人口政策向“内生型”人口政策转变 二 人口规模聚集向人口均衡发展转变 三 人口总量阶段向人才时代转变 四 人口负债向人口生机转变 五 人口性别失衡向人口性别均衡转变第二章 家庭结构变迁与趋势 第一节 家庭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 一 家庭结构界定及构成 二 家庭功能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基础性标志 第二节 家庭结构的变迁 一 计划经济时期的家庭结构变迁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结构变迁 第三节 家庭结构阶段性特征 一 家庭规模小型化 二 家庭类型多样化 三 家庭关系复杂化 四 家庭功能外部化 第四节 家庭结构优化对策及趋势 一 明确家庭政策地位 二 明确家庭福利主体性 三 以发展家庭能力为目的第三章 就业结构变迁与趋势 第一节 就业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 一 就业结构界定及构成。 二 优化就业结构: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 第二节 就业结构的变迁 一 计划体制时期的就业结构变迁 二 市场体制时期的就业结构变迁 ……第四章 收人分配结构变迁与趋势第五章 消费结构变迁与趋势第六章 城乡结构变迁与趋势第七章 区域结构变迁与趋势第八章 社会组织变迁与趋势第九章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趋势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迈向均衡型社会-2020年北京社会结构趋势研究》
Article link:
https://www.teccses.org/59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