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生死场:萧红小说精选集

封面

作者:萧红

页数:272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2010998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萧红25篇小说, 精选《生死场》、《广告副手》、《弃儿》、《太太与西瓜》、《手》、《牛车上》等短篇小说, 以及萧红遗作《红玻璃的故事》。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女,本名张乃莹,笔名悄吟。黑龙江省呼兰县人。民国女作家,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

1932年,二十一岁的萧红与萧军相遇,正式开始文学创作。

1935年,中篇小说《生死场》假托“容光书局”自费印行,作者署名“萧红”,该书鲁迅作序、胡风作读后记,轰动文坛,萧红一举成名。

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

1937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战文艺活动,足迹遍布上海、武汉、重庆、香港。

1942年逝世于香港,时年31岁。

代表作:

《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

相关资料

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鲁迅

她(萧红)这种优美精简的文笔,当读者初读时很容易被忽略,原因是她行文太流畅,太自然了。萧红的文章是真挚感人的,从不拐弯抹角或使人扯不清楚,并且特别女性化。

――葛浩文(美国汉学家)

萧红的文学成就一点也不比张爱玲逊色。中国现当代小说史没有收录萧红是不可饶恕的疏忽,她是20世纪中国优秀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将成为此后世世代代都有人阅读的经典之作。

――夏志清

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为中国大地立传,其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我以为是唯
一的。

――林贤治(学者)

虽然萧红和我们的时代相差了70年,在我看来,两者却有一种古怪的相似。我们这个时代,又轻松又残酷,这与萧红所写东西又暗合起来,不仅吸引我,也是如今大家又重读她作品的原因。

――许鞍华

其(《生死场》)影响力是强大的……散文体的,深刻清晰的。

――《科克斯评论》

极具画面感,令人惊叹!……仿佛置身电影中,声音画面皆栩栩如生。

――《纽约客》

卓越不凡……萧红在寥寥数笔之间,让我们看见了人物是如何来到了命运边缘,又是如何被推向了边缘线外。

――《亚洲周刊》

萧红的一生都在漂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们试图沿着这条轨迹,去重现萧红的人生,去体察一个女人在那个时代的情感和命运。她在文学中找到了个人价值和心灵自由,像“大鹏金翅鸟一样飞翔”,而在人生际遇上则颠沛流离,终于“跌入奴隶的死所”。

――《三联生活周刊》

本书特色

1、《生死场:萧红小说精选集》精心挑选萧红各创作阶段作品12篇,从成名作《生死场》开始,选取早期作品《广告副手》和《看风筝》,自传性作品《弃儿》,讽刺风格的《太太与西瓜》,经典之作《手》、《北中国》到遗述《红玻璃的故事》(骆宾基撰稿)。

2、《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也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生死场》以哈尔滨近郊农村为背景,描写“九一八事件”前后赵三、二里半等农民生活和抗日故事:金枝未婚先孕,赵三反抗地主加租却误打了小偷,王婆因儿子死了服毒自杀……萧红敏锐生动地把握住当时北方农民糊涂地生殖,不断面向死亡的盲目生活。

3、《广告副手》:生病的芹跟恋人蓓力撒谎自己去画广告,却跑去看电影。蓓力担心芹,去接她,却发现了事实……

《弃儿》:本篇是萧红怀孕后在哈尔滨被困东兴顺旅馆的生死经历的重述。蓓力解救被困旅馆腹中隆起的芹,两人贫困潦倒,四处辗转,终于等到芹在医院产下孩子。孩子生下来躺在冰凉的板床上哭了五天。
第六天,芹决定将孩子送人。

《手》:染布匠的女儿王亚明因为有一双黑手和贫困的出身,被班级同学和老师当做下等人对待。王亚明对自己的愚钝毫无掩饰,一心努力学习,但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嘲弄,被赶出寝室睡在走廊直至退学。

《山下》:以重庆嘉陵江畔为背景展开,讲述十一岁的林姑娘帮助逃难的下江人获得报酬。混乱的年头,林姑娘的母亲想趁机给女儿多讨薪酬,却害林姑娘失去工作。

《红玻璃的故事》:萧红逝世前在香港思豪酒店口述,骆宾基记载。

目录

生死场 广告副手 看风筝 弃儿 太太与西瓜 手 牛车上 家族以外的人 王四的故事 山下 北中国 红玻璃的故事(遗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生死场:萧红小说精选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9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