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舒芜
页数:289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2001163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舒先生思想解放,言之成理,是一位真正有学问、有见解的古典诗歌研究大家。
作者简介
舒芜,安徽桐城人。本名方管,学名方硅德,字重禹。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
1938年向《广西日报》副刊《南方》投稿时始用“舒芜”的笔名。1937年考入高中时适逢抗战爆发,即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并为《桐报》主编副刊《十月》。
1940年辍学,在湖北、四川等地农村任小学、中学教师。1944—1949年,历任国立女子和师范学院、江苏学院、南宁师范学院副教授、教授,进行文学、哲学的教学与研究。
1945年年初在胡风主编的《七月》上发表《论主观》一文,成为一场长达5年之久的文艺论争的主要焦点之一。这时期还创作了不少杂文,结为《挂剑集》。
1949年后任广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部长、南宁市文联副主席、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南宁中学校长。
1952年到北京,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编辑室副主任、编审。1979年开始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
本书特色
本书上半部分是关于唐诗的,作者对陈子昂、孟浩然、王维、李白、高适、杜甫、岑参、韩愈、元稹、李贺、李商隐、郑嵎等12个唐代重要诗人的诗歌佳作做了散点式的点评。
下半部分是作者谈古典诗歌的一些散篇,《帝里皇都和山川郊野》《由动物装饰到植物装饰》主要谈的是赋。诗赋一体,所以本书一并收入。
这两篇是作者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角度进行有血有肉的诗歌研究的一个尝试。下半部分中最有分量的当属最后三篇读诗札记,不空谈,不枝蔓,最见作者学养。
目录
――谈陈子昂《感遇诗》
行旅诗人孟浩然
王维散论
日光下的诗人
――《李白诗选》前言
李白诗中的白日光辉
瀑布?银河?画幅
高适与岑参
谈《秋兴八首》
猛禽鸷鸟
――杜诗中常见形象
论韩愈诗
――陈迩冬选注《韩愈诗选》序
细读元稹《行宫》
从秋水蒹葭到春蚕蜡炬
读郑?《津阳门诗》
谈《唐诗三百首》
帝里皇都和山川郊野
由动物装饰到植物装饰
隔篱娇语
名句的后来居上
扁舟?轮舶?宇宙飞船
李清照的“扮演”
何用嫁英雄
花下一低头
彻底悲观的《人间词》
读诗小记
勘诗小记
勘诗续记
节选
《大家小书:舒芜说诗》: 李白是我们民族历史上伟大的古典诗人之一。我们民族的古典诗歌史上被称为黄金时代的是唐代(618-907)。唐代诗坛上,李白和杜甫,成为同时并峙的两个最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他们也是达到了诗歌艺术的成就的最高峰的诗人。 诗人李白,通常被现代人称为浪漫主义者。他的浪漫主义的主要部分,是健康的、积极的。他运用了高度夸张放大的方法,鲜明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情感和意志。这种浪漫主义,本质上是和现实主义相通的,它在任何民族的文学史上,都是被概括到整个的现实主义传统中去的。 现存的李白的诗篇当中,直接反映人民生活、反映社会政治情况的,并不很多。如果和号称“诗史”的杜甫比较起来,尤其显得少。但是,人民的崇高优美的心灵,人民对于光明和自由、爱情和幸福的热望,人民为争取美好生活而斗争的决心,却通过诗人李白的同样性质的感情的抒写,而得到鲜明无比的反映。它们原是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着的东西,被诗人用自己的心灵吸收和集中起来,予以艺术的提高,于是随着诗篇的广泛流传和深切感染,重又灌注进人们的心灵,成为一种力量,鼓舞人们去争取美好的生活。这就是诗人李白的巨大的进步意义之所在。 李白之所以能够这样成功地反映出人民的力量,是和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正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生产力巨大高涨的时代这一事实分不开的。 大唐帝国的建立,是隋末农民战争胜利的结果。隋末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虽然和我国历史上的一切农民战争一样,没有也不可能使农民从封建制度之下得到根本解放,但是,就具体情况来看,这一次的农民起义,在其推翻隋朝的封建政权的斗争中,是曾经给封建力量中最腐朽的部分以严重的打击的。虽然农民战争的胜利的果实依然被地主阶级夺去了,封建的经济关系基本上没有改变,但靠农民战争兴起的唐朝的统治者,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农民的要求。唐帝国结束了汉末以来大约四百年中差不多一贯下来的分裂割据、异族侵入的长期混乱局面,在建国之初,就规定了一系列比较有进步性的经济和财政制度,其中最主要的是“均田制”:它限制了土地的过分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保障了农民免于失去土地。此外,还有关于减轻赋税的,救济灾荒的,组织农村劳动力复员的等等制度。这些制度,在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下,都是显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它们从唐代开国,直到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之变发生,大体上一贯地被执行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