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翔峰著
页数:180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096409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人民币国际化与货币安全》针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问题特别是货币的对内安全与对外安全进行了分析。总结各国货币国际化的经验,成功的货币国际化需要从区域货币开始,这对于亚投行在“一带一路”区域内帮助形成人民币货币区具有重要意义。《人民币国际化与货币安全》重点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汇率风险和国际收支失衡风险,结合韩国和印度的案例进行对比得到启示,并通过计算外汇流动性需求与外汇储备供给的比例,得出中国外汇流动性较安全的结论。但在资本账户开放的趋势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市场化的进程中,要密切关注外汇储备急剧下滑、国际资本外流加剧的风险,如果人民币贬值预期长期存在,则可能导致汇率、利率、股市之间形成恶性循环,造成货币危机,因此,唯有币值稳定,才可能推进人民币走向国际储备货币。道路虽然漫长,在美元衰落和金融危机频发而导致的国际金融秩序无序的趋势中,人民币则被寄予厚望。
作者简介
刘翔峰,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所副研究员,国际金融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硕士导师,大公网名家专栏作者。主要从事金融安全、人民币国际化、区域金融合作、人民币汇率、国际货币体系等领域的研究。曾出版专著《中国的金融深化及风险防范》。在《中国金融》、《国际贸易》、《全球化》、《宏观经济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
本书特色
刘翔峰编著的这本《人民币国际化与货币安全》从评价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开始,就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汇率风险,国际收支失衡风险,外汇流动性安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韩国和印度的案例进行对比得到启示,根据中国目前外汇储备的供给与外汇流动性比例,得出中国流动性较为安全的结论。
目录
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理论及经验
一、货币国际化的含义
二、货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一、人民币国际化使用现状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中的金融风险
第二章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货币风险
第一节 货币安全含义及表现形式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汇率风险
一、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频繁
二、套汇风险突出
三、汇率稳定面临困境
第三节 基础货币发行机制和货币政策困境
一、基础货币的发行机制及风险
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挑战
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货币调控和决策机制
二、建立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机制
三、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的变化
第三章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国际收支失衡风险
第一节 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分析
一、国际收支总顺差收窄
二、经常项目结构
三、资本项目结构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给国际收支带来的风险
一、我国国际收支的项目出现大幅波动
二、经常项目失衡的风险
三、资本项目失衡的风险
四、外汇储备失衡的风险
第三节 防范国际收支失衡的风险
一、调整经常项目结构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二、资本项目开放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三、优化外汇储备规模与结构
四、跨境短期资本流动的双向监管
五、通过两个优化调整国际收支平衡
六、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第四章 中国的外汇流动性安全分析及韩国、印度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中国的外汇流动性安全分析
一、中国的汇率、股指与利率
二、中国外汇流动性指标及安全
第二节 韩国的外汇流动性安全及启示
一、韩国的汇率、股指与利率
二、韩国外汇流动性的供求及安全
三、对中国的启示
第三节 印度的外汇流动性安全及启示
一、印度经济的基本指标
二、印度的外汇流动指标及安全性
三、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节 中国加强外汇流动性安全的建议
一、控制外汇流动性风险
二、有效管理外汇储备
三、考虑建立外汇稳定基金
四、建立能源资源储备
五、加强对短期资本的双向监管
第五章 现实因素一:美元加息周期的影响
第一节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及人民币汇率风险
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汇率贬值风险
二、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的风险分析
第二节 美元加息和新兴市场货币的脆弱性
一、美元曾经引发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危机
二、新兴经济体受到的不同影响
三、从人民币和美元的变化看中美关系
第六章 现实因素二: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牙买加体系的演变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负面影响
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动趋势
一、以美元为主的多元储备货币格局
二、汇率之间的变化
三、国际货币互换
四、人民币国际化
第三节 中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重塑的对策
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展望
二、中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三、人民币走向国际储备货币的路径
第七章 现实因素三:亚投行将改变现行国际金融体系
第八章 现实因素四:亚投行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参考文献
节选
《人民币国际化与货币安全》: 国家强盛的关键在于经济,经济实力最直接的反映就是一国的货币。通过货币可以真实地看到世界经济的格局。 “二战”后,美国作为世界经济中心一直称霸全球,美元也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货币。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到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美元与黄金脱钩,成为事实上的世界基轴货币,从金本位制过渡到浮动汇率制,脱离了黄金的约束,美元在世界上的流通性更好。由于汇率作为货币与货币之间交换的比率,所有跨国的经济活动都与汇率密切相关。美元作为主导货币,不断通过贸易逆差输出货币,同时能以极低的利率获得资本,其债券的利率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债券。由于美元本身是计价货币,即使美元贬值,美国也不会因此而增加债务负担。而大量资金流入美国,也是美国长期低利率的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元作为主导货币的信誉降低,国际货币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道路可能相对漫长。 作为欧洲一体化象征的欧元,自2001年出现后便对美元形成了有力的挑战。但是受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拖累,欧债危机出现,欧元整体受到了冲击,尤其是希腊危机一再发生,至今仍未能解决。究其原因,欧元的统一和欧洲货币政策的一元化,让成员国难以对区域经济进行灵活调整,因此,欧元区急需财政重建和财政统一。目前,欧元对美元的挑战已经明显受阻。 日元曾经积极推进国际化。但是,日本经济经过“失去的十年”,大规模外汇干预导致日元实质性贬值,阻碍了日元国际化的进程。日元虽然通过货币宽松政策,推动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复苏,但如何实现汇率稳定和金融稳定始终是其面临的困境。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刚刚开始。国际化的起因是由于经济逐渐崛起,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中由于拥有巨额外汇储备在美元贬值时承受了巨大风险,从而意识到人民币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的必要性,于是开始了一系列的货币互换、跨境贸易和投资结算,并迅速成为国家外汇使用中的第5大货币。随着离岸中心的快速发展,人民币的影响力也在不断上升。不过,随着2015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人民币出现贬值预期,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大幅下跌,国际金融出现动荡,人民币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出乎意料,央行对人民币的即期和远期汇率也实施了积极干预,希望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毫无疑问,人民币似乎已经成长为国际金融市场潜在的第二种“锚”货币,至少在东亚外汇市场表现出了这种特征。一个国家货币的价值,最终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及对其经济政策的信任度。如果一国金融系统不稳定、制造业衰落或者采取不负责任的经济政策,那么货币的信誉就可能动摇。这样将导致从海外筹集资金会异常困难,甚至可能出现利率上升、汇率暴跌的情形。因此,稳定人民币的币值、维护货币安全,既是稳定国内经济避免发生货币危机的重要措施,也是对外维护货币信誉、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因素。 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不仅取决于美元的地位如何变化,也取决于我国的经济转型改革能否顺利实现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货币安全,也将成为持续研究的论题。只有人民币做到对内和对外的、货币安全,才可能去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塑,并维护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