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我国教师伦理规范的制度属性及其建构

封面

作者:沈璿

页数:29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703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教师伦理规范问题,属于教育伦理范畴,《我国 教师伦理规范的制度属性及其建构》作者沈璿从制度 学理论着手,将何以建构良善的教师伦理规范这一具 体问题植入制度学已有的理论当中,从教师职业、专 业发展所引发的教师道德制度变迁入手,梳理出教师 制度体系完整构成中不可或缺的教师非正式制度的存 在及其意义,强调非正式制度可以在很多方面调节教 育生活出现的不和谐状况,指出当前所谓教师道德制 度的缺失正是在于非正式制度的缺失,进一步明确教 师伦理规范是一项特殊的非正式教育制度的属性。整 个研究通过对教育学、道德哲学和制度学等学科领域 的理论整合,最终对教师伦理规范的制度属性定位明 确。

作者简介

  沈璿,女,1967生,祖籍上海。教育学博士,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教育伦理。主持并完成的课题有:教育部课题(教师责任的伦理性研究09YJA880102)、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建构陕西教师专业伦理制度研究SGH12295)、陕西省社科联课题(主体问性视阈下建构陕西高校教师责任伦理规范的理论研究109—220805)、陕西省省教育厅课题(建构陕西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制度研究09JKl52)等。被评为“最届陕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2012年度)。

本书特色

自古中国教育就注重人学,“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德性教育常常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甚至是唯一教学目的而凌驾于知识获得和能力培养之上。为师的标准即是“其师则应为一具有德性之通才”,而目前恰恰是教师道德出现了问题,诸如教学管理失当、教师权利寻租、学术腐败、甚至性侵学生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教师的伦理底线一低再低,一时间师道师德又因备受社会关注而成为热议的话题。沈璿编著的《我国教师伦理规范的制度属性及其建构》探讨了建立一个良善的教师伦理规范以匹配和衡量教师合理的道德价值,并以此为参照实现教育文化中教师的典范作用,使之成为能够完美地满足职业要求的人。

目录

第一章 伦理规范: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诉求

第一节 教师行业的发展:兼职—职业—专业

一 能者为师的“兼职”

二 社会需求的“职业”

三 特殊标准的“专业”

第二节 教师角色的发展:“圣者化”—“社会化”

“特性化”

一 与道同尊的“圣者化”教师

二 担当角色的“社会化”教师

三 符合标准的“专业化”教师

第三节 教师道德的发展:遵从习惯一规则他律

伦理自律

一 习俗规范

二 职业道德

三 伦理规范

第二章 本质探源:基于制度视域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西方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释义

一 何谓制度

二 制度的分类

三 制度理论对教师伦理规范建设的学理启发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制度”意涵

一 中国古代的“制度”释义

二 一种古老的“礼”制建立

第三节 对我国现行教师道德规范的提问

一 各国教师法律与伦理制度并行概况

二 我国教师非正式制度的缺失

三 对我国现有教师道德规范制度性质追问

第三章 现实透析:面对伦理失范的思考

第一节 将教师专业规范置于伦理语境的理由

一 规范的伦理性与道德性的区别

二 伦理责任何以超越道德责任

第二节 伦理实体语境下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 教学管理案例

二 师生关系案例

三 学术腐败案例

四 同事关系案例

五 社会影响案例

第三节 教师道德的认同危机分析

一 教师道德危机的表象

二 教师道德危机的境遇

三 两种教师制度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 价值取向:回忆曾经的师道如光

第一节 中国古代“师道”论

一 “师道”之由来

二 “师道”之首现

三 “师道”之标准

四 “师道”之演进

五 “师道”之评述

六 “师道”之内涵

七 “师道”之尊严

八“师道”之重心

第二节 国外学者说师道

一 小原国芳论“师道”

二 西方传统教师职业观

第三节 关怀的责任——当代教师责任伦理

一 教师责任的伦理性质

二 教师责任伦理性的特征

第五章 实践取向:教师伦理制度变迁

第一节 教师伦理规范的历史渊源

一 中国古代教师伦理规范

二 中国近代教师伦理规范

三 外国教师制度伦理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教师伦理规范的构成

一 教师伦理规范的构成要素

二 以《全国教师公约》为代表的范式初探

第三节 制定教师伦理规范的现实尝试

一 以教师伦理为对象的机构设置

二 以教师道德为核心的制度建设

三 教师伦理规范制定的几点建议

第六章 建构理想:“师道”与“师德”合一

第一节 置于伦理科学语境的思考

一 以道德推导公式为规范建构脉络

二 以复兴美德伦理为规范建构灵魂

第二节 教师伦理规范的文化解构

一使命所然谓之“道”

二 良善之约谓之“德”

第三节 “师道”与“师德”合一

一 “个体人格”与“整体人格”的人格合

二 法律“必须”与伦理“应然”的义务合

三 教师三种权威凝结的尊严合一

附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我国教师伦理规范的制度属性及其建构》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95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