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大光著
页数:80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046697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九章, 主要内容包括: 希腊化时代、科学革命时代、启蒙时代、维多利亚时代、科学博物馆的起源与发展、美国科学传播、公众科学素养的研究起源与发展等。
作者简介
李大光,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国际科学素养促进研究中心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国际青少年科学素养纵向研究筹备小组成员。从事科学传播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近30年。早期引进“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美国2061计划”和“英国1988教育改革法”以及“国际科学素养理论与调查方法”。担任1996年、2001年和2003年“全国科学素养调查课题组”负责人。设计并建成“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监测网”。在美国《科学》杂志和美国《科学与工程学指标》上发表中国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数十万字。
相关资料
科学使人类摆脱了对自然的恐惧,却又陷入了技术恐惧之中。科学的未来角色只有解读历史才能知道,去读李大光教授的《科学传播简史》吧。
——董光璧 ,中科院自然史研究所研究员 在科学传播的教学与实践中重视史料发掘和利用,作者进行了有益而成功的尝试。
——刘钝,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本书特色
人类的科学技术传播活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本书从历史角度探索了从希腊化时代至今,科学与公众之间的关系。试图将科学家的活动与公众对科学可靠性的认识融合在一起。从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审视了科学传播的发展,将中国科学传播的历史和现状融入世界发展大趋势中,使读者在全球大形势下观察中国科学传播的发展与进步。从这个角度讲,这本书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价值。
目录
第一章 希腊化时代 一、国际帝国:希腊化时代的创立 二、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博物馆 三、图书馆的诞生 四、文化、科学与技术第二章 科学革命时代 一、大众科学的先驱 二、第一篇科学报道 三、科学家团体的科学传播:肇始于英国第三章 启蒙时代 一、科学教育大众化 二、狄德罗与《百科全书》 三、启蒙运动科学传播对美国的影响第四章 维多利亚时代 一、科学与文学 二、“科学普及”的形成 三、达尔文演化论与大众文化 四、科学普及者群像 五、水晶宫:工业展览第五章 科学博物馆的起源与发展 一、博物馆的起源 二、19世纪末:新博物馆运动与博物馆思想 三、科学博物馆 四、现代科学博物馆第六章 美国科学传播 一、美国科学传播的兴起与发展 二、发明家与美国文化的几个案例 三、政府和基金会 四、科学记者组织:专业科学记者的兴起与发展 五、媒体与大众科学第七章 公众科学素养的研究起源与发展 一、起源与发展 二、调查与测量 三、美国青少年科学素养纵向研究 四、对科学素养知识测试的争论 五、提升科学素养的根本措施:科学教育改革第八章 公众理解科学运动 一、科学事件与公众担忧 二、《公众理解科学报告》引发的讨论 三、公众理解科学组织与活动 四、公众参与第九章 中国科学技术普及 一、西学东渐 二、明清时期 三、晚清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 四、科学组织: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 五、政府管理下的有组织的科普活动 六、稳定发展的新阶段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