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彼岸之观-跨语际诗歌交流

封面

作者:孙晓娅

页数:468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126608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孙晓娅近六年来组织的多场中外诗歌交流的“现场”实录,参与者有几十位中外著名诗人、学者。探讨内容涉及新诗传统、诗歌写作实践、中外诗歌的影响与异质性差异、诗歌翻译、文化的促进与交流等。书中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当我们谈论中国新诗时,如何自觉地发现并保护它因地域、族群、语言和文化传统而形成的特殊性。对这个问题,诗人、学者、翻译家各有不同的探察与体验。

作者简介

孙晓娅,女,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近几年主要负责首师大诗歌研究中心的组织与交流工作。著作有《跋涉的梦游者–牛汉诗歌创作研究》。

本书特色

《彼岸之观——跨语际诗歌交流》收录了孙晓娅近六年来组织的多场中外诗歌交流的”现场”实录,参与者有阿多尼斯、顾彬、贺麦晓、克洛德·穆沙、阿莱什·希德戈、托尼·巴恩斯通、西川、王家新、欧阳江河、树才、高兴、徐爽、蓝蓝、明迪等几十位中外著名诗人、学者。探讨内容涉及新诗传统、诗歌写作实践、中外诗歌的影响与异质性差异、诗歌翻译、文化的促进与交流等。本书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当我们谈论中国新诗时,如何自觉地发现并保护它因地域、族群、语言和文化传统而形成的特殊性?对这个问题,诗人、学者、翻译家各有不同的探察与体验。

目录

目录”新诗研究丛书”出版说明(1)序洪子诚(1)上编诗歌讲座从诗歌中拔出来的语言〔法国〕赛尔日·佩(3)兰波与诗歌使命〔法国〕克洛德·让克拉斯(10)从独特到普遍–瑞士法语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瑞士〕弗郎索瓦·德布律(20)中国现当代诗歌在法国〔法国〕徐爽(36)先锋派多媒体网络诗歌〔英国〕贺麦晓(53)必须懂诗吗〔法国〕克里斯蒂昂·杜麦(63)诗歌创作的持续与创新–以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为例孙晓娅(73)台湾新诗生产与出版生态林于弘(92)诗与痕迹〔法国〕克洛德·穆沙(102)1945年以后的东欧诗歌创作–小气候,抗争,追寻超越〔斯洛文尼亚〕阿莱什·希德戈(111)诗与译诗陈黎(138)心灵在辽阔的异乡相遇蔚蓝的目光寒烟(170)外国诗歌之于我安琪(182)存在于隐喻之中蓝蓝(193)永恒的”我与你”–诗歌和翻译中的生命辨认与对话王家新(209)法国诗歌与我树才(227)中编诗歌交流诗歌的声音–中青年国际学者学术研讨会孙晓娅树才主持(243)诗歌的革新–阿多尼斯与中国诗人座谈孙晓娅薛庆国主持(252)诗歌创作与本土或外来经验孙晓娅明迪树才主持(262)对中国当代诗歌的翻译孙晓娅王家新主持(273)诗歌的多种可能–阿莱什·希德戈与杨方的对话孙晓娅主持(285)诗歌与日常经验孙晓娅主持(295)诗歌与我–国际诗人走进大学诗教课堂孙晓娅明迪主持(312)诗歌的跨界以及诗选的编辑孙晓娅张桃洲主持(327)相逢在”无止境”的”第二空间” –“蓝色东欧”新书发布暨东欧诗歌研讨会孙晓娅高兴主持(337)下编诗歌随笔括号里的译者–翻译工作随想〔德国〕顾彬(355)中国当代诗歌–彼岸之观〔美国〕乔治·欧康奈尔(366)在克罗地亚翻译中国诗歌〔克罗地亚〕米诺斯拉夫·柯瑞恩(388)谈翻译〔美国〕詹妮弗·克诺罗弗特(395)波德莱尔散文诗中的叙事李金佳(405)细菌的志向–读马林·索雷斯库高 兴(431)从扎加耶夫斯基的一首诗谈起于慈江(442)穿透死亡牵缠的光芒–读特朗斯特罗姆孙晓娅(456)后记(466)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彼岸之观-跨语际诗歌交流》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93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