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现代大学与新文学传统

封面

作者:汪成法著

页数:212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51615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中国现代大学的确立与新文学运动的兴起、大学师生文学批评对新文学发展的制衡作用、大学师生文学创作对新文学发展的示范意义等。

作者简介

汪成法,一九七二年生于河南泌阳。二○○六年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现在安徽大学文学院工作。出版有《读书识小录》《在言志与载道之间》《一声短叹》等书。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大学与新文学传统》由汪成法编最。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大学师生的文学创作(此书 称“校园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 上,可以说现代大学校园文学既是中国新文学的一个 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国新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
  中国现代大学校园文学的起点也就是中国新文学 的起点,以北京大学的校园文学为起点的五四新文学 在发展初期就逐步形成和确立了中国新文学的传统。
  在其后的发展历程中,校园文学以其所持守的文学观 念、具体创作实绩以及大学校园的文学环境这三个方 面,通过具体的批评、创作和文学活动,在建构和发 展新文学传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校园文学批评坚持严肃的非功利主义的文 学态度,建构了中国新文学的传统,为新文学确立了 正确的发展方向,也对新文学的健康发展起到保障作 用。校园文学批评一直对新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种制 衡作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文坛上的复古思想还 占统治地位的时候反对复古;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 ,当社会上的激进思潮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又对激进 主义的文学思潮起到了很大的规约作用。同时,校园 文学批评也始终对文学的商业化和游戏倾向进行了必 要的批评。就其对新文学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而言,校 园文学批评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承担的是立法者的角 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则是护法者。
  其次,校园文学创作着意于融合古今中西,用白 话汉语铸炼西式文体,以现代意识审视古老中国,对 新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校园写作是一种具 有全面的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文学写作,大学校园 文学也正是在融合中西古今第一文学传统的明确意识 指导下,确立了中国新文学的创作传统。这具体表现 在代表性作家所创作的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之中,中 国新文学的典范之作,既是对西方文学体式的直接引 进或者借鉴,也有意识地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良 传统。
  第三,校园文学活动的存在和发展,影响到大学 的课程体系和整体的文化氛围,这同时又为新文学的 存在与发展营建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课堂教学之外, 在校园内外自由开放的文学环境里,师生之间与新文 学有关的活动最是直接影响了参与者的创作发展,并 最终确立了校园文学写作的精神品格。而校园文化氛 围既经形成,也就为这种类型的写作培养了相应的读 者群,并随着学生走向社会而影响于时代的文学风尚 。
  但文学发展又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随 着中国社会在二十世纪的巨变,校园文学的发展也时 有波折,新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自然也一再受到不 同程度的干扰。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近年来又出现重 振校园文学以向新文学传统回归的努力,这必将影响 到新世纪文学的历史走向。
  通过对中国现代大学校园文学的起源变迁及其与 新文学传统之间的离合亲疏的历史观察,可以对校园 文学在确立和传承新文学传统方面的贡献有一个较为 全面系统的总结,以期最终能使人们在认识历史的基 础上立足现实,把握未来。

目录

摘要导言  新文学研究视阈中的中国现代大学第一章  中国现代大学的确立与新文学运动的兴起  第一节  北京大学革新与中国现代大学的确立  第二节  “一校一刊”与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兴起第二章  大学师生文学批评对新文学发展的制衡作用  第一节  大学师生文学批评与新文学传统的确立  第二节  大学师生文学批评与新文学传统的维护第三章  大学师生文学创作对新文学发展的示范意义  第一节  大学师生文学创作与新文学的文体创建  第二节  大学师生文学创作与新文学的精神传承第四章  大学师生文学活动对新文学发展的环境营建  第一节  大学师生文学活动与大学校园文学环境  第二节  大学师生文学活动与大学校外文学环境第五章  现代大学校园文学传统与新文学的历史走向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现代大学与新文学传统》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93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