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元明历史笔记论丛

封面

作者:姚继荣

页数:702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1051403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元朝和明朝,是中国古代两个接续而至的盛大王朝。不过,前者不足百年,而后者则近三个世纪。元朝的历史,大略可分为初期、中期和晚期:而初期之世祖朝,实际还可上溯至中统元年。明朝的历史,大略也可分为初期、中期和晚期,而于崇祯之后,还有一段很难归属清朝的南明史,不妨列入晚明为好。从元明历史笔记发展的实际情况考虑,大略可按上述的历史分期来把握它的发展和演变之迹。  历史笔记的史学价值,主要不是体现在思想和编纂学的层面,而是体现于文献和史料学的层面,又主要表现在对“正史”的拾遗补阙的作用上。具体到元明的历史笔记,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对研究元明的有关人事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不过,元明历史笔记也有缺陷。一方面,它们的作者,大多是官僚、士大夫,宣扬旧道德、美化统治者、诋毁反抗民众、排斥进步思想,也就成了很普遍的问题。另一方面,历史琐闻笔记中所叙事实,真伪杂糅而难于分辨,又因编排杂乱而不易选择取舍。再一方面,考据辨证类笔记所考所记,也不免零零碎碎,缺乏系统,互相抄袭,陈陈相因。至于引用书证,又往往只凭记忆,随意删改原文,难免出现讹、脱、衍、倒之类的瑕疵。

本书特色

  元朝和明朝,是中国古代两个接续而至的盛大王朝。不过,前者不足百年,而后者则近三个世纪。元朝的历史,大略可分为初期、中期和晚期:而初期之世祖朝,实际还可上溯至中统元年。明朝的历史,大略也可分为初期、中期和晚期,而于崇祯之后,还有一段很难归属清朝的南明史,不妨列入晚明为好。从元明历史笔记发展的实际情况考虑,大略可按上述的历史分期来把握它的发展和演变之迹。
  历史笔记的史学价值,主要不是体现在思想和编纂学的层面,而是体现于文献和史料学的层面,又主要表现在对“正史”的拾遗补阙的作用上。具体到元明的历史笔记,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对研究元明的有关人事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不过,元明历史笔记也有缺陷。一方面,它们的作者,大多是官僚、士大夫,宣扬旧道德、美化统治者、诋毁反抗民众、排斥进步思想,也就成了很普遍的问题。另一方面,历史琐闻笔记中所叙事实,真伪杂糅而难于分辨,又因编排杂乱而不易选择取舍。再一方面,考据辨证类笔记所考所记,也不免零零碎碎,缺乏系统,互相抄袭,陈陈相因。至于引用书证,又往往只凭记忆,随意删改原文,难免出现讹、脱、衍、倒之类的瑕疵。

目录

一 元明历史笔记述论元明社会走向与历史贡献元明学术思潮与史学发展大势元明笔记、野史笔记与历史笔记元明历史笔记的史料价值与缺陷元明历史笔记的出版、研究与利用 二 元代历史笔记(上)概说蒋子正与《山房随笔》刘一清与《钱塘遗事》佚名与《东南纪闻》王鹗与《汝南遗事》李治与《敬斋古今黈》李志常与《长春真人西游记》刘祁与《归潜志》林坤与《诚斋杂记》王恽与《玉堂嘉话》、《中堂事记》 三 元代历史笔记(中)概说黄潘与《日损斋笔记》俞德邻与《佩韦斋辑闻》刘埙与《隐居通议》鲜于枢与《困学斋杂录》白珽与《湛渊静语》周达观与《真腊风土记》吾丘衍与《闲居录》郭畀与《云山日记》杨瑀与《山居新语》陆友仁与《砚北杂志》、《吴中旧事》盛如梓与《庶斋老学丛谈》 四 元代历史笔记(下)概说郑元祐与《遂昌杂录》吴莱与《三朝野史》郭翼与《雪履斋笔记》纳新与《河朔访古记》陶宗仪与《南村辍耕录》 五 明代历史笔记(上)六 明代历史笔记(中)七 明代历史笔记(下) 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元明历史笔记论丛》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91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