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晓巍著
页数:28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03045386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采取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以探求现代傣族教育以及教育背后必要的社会与文化基础,如本土价值、既得利益等,对教育法规提出了那些要求,在此基础上,教育法规应当如何因应。本书主要内容有四:一是学校教育嵌入傣族社区的历史研究;二是学校教育和奘寺教育在傣族文化生态中的功能和价值研究;三是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的政策与法规的比较研究;四是奘寺学童现象的法理学研究。
作者简介
刘晓巍,1979年生,河南安阳人,先后就读于沈阳理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和西南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获文学学士、教育学硕士、教育学博士学位。其人生于中原,学于东北,转徙西南,虽尚未知行合一,然已浸染南北西东多种文化习气。好读书,却不求甚解,本无志于学,后阴差阳错进入教育学领域。在师长引领之下,渐悟文化乃是大教育。文化既是教育之根,又是教育之源,遂有志于民族教育及其社会文化发展研究。博士毕业后,适逢机会留在云南,现为大理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任教师。
本书特色
奘寺学童现象是云南傣族聚居地区一种独特的教育现象。教育政策与法规在傣族聚居地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既有民族地区教育的共性问题,即如何通过制度性安排,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完成国家对公民科学文化知识的统一要求,同时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也有其特殊问题,即傣族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奘寺教育体系,且这套教育体系业已内化在傣族传统社会结构之中,成为支撑和传承傣族社会文化的主要力量。
刘晓巍、张诗亚编最的《西双版纳奘寺学童现象及其教育法规因应研究》采取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探求现代傣族教育及教育背后必要的社会与文化基础 (如本土价值、既得利益等)及其对教育法规提出了哪些要求,以及教育法规应当如何因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