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潘知常
页数:579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495722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美学家潘知常说《红楼》,品《三国》,话《水浒》,从《金瓶梅》看“裸体的中国”,从《哈姆雷特》观“流行的宠儿”,揭开以爱为名的《悲惨世界》背后的苦难根源,体味安徒生的童话如何抚慰人心,剖析王国维的“生命绝唱”,探讨今天我们怎样超越鲁迅……每一章都是一个独立的主题,涉及古今中外典型文学、美学案例,但全部立论都是围绕审美是一种终极的生命活动这一命题展开的,这些论述来自于深刻的历史总结和一种由反思而来的“哲学美学”,所以确有其独到的视角,能切中问题的要害。而实际上,在本书中,他思考与追问的,是“人”的美学、 “生命”的美学,以及“人”的未来性;他要探寻的,是人类世世代代走出黑暗的方式。
作者简介
潘知常
美学家,生命美学创始人。南京大学国际传媒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出版《生命美学》、《生命美学论稿》、《没有美万万不能——美学导论》等学术专著。
相关资料
他的看法非常有见地,切中问题的要害。他的论文,与笔者多年的看法,不谋而合;从不同的问题出发,竟然得到相近的结论。笔者极其希望这种有益的学术探讨带来更大的收获。
——刘再复、林岗
随着朱光潜、蔡仪、吕荧等老一辈的相继去世,随着美学探讨的发展,美坛上也由老四派发展为自由说、和谐说、生命美学说等新三派。
——周来祥
潘知常的生命美学坚实地奠定在生命本体论的基础上,全部立论都是围绕审美是一种最高的生命活动这一命题展开的,因此保持理论自身的一贯性与严整性。比较实践美学,它更有资格被称之为一个逻辑体系。
——闫国忠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多次美学演讲素材及内容的整理稿,共十五讲,涉及古今中外典型文学、美学案例,对中国传统文化、国人缺乏终极关怀的性格特征等分析得非常透彻,全部立论围绕审美是一种最高的生命活动这一命题展开。“头顶的星空”,作者用来借此终极关怀,从这一点出发,研究了杜甫诗歌、《三国演义》、《水浒传》、李后主词、鲁迅作品等中国经典,旁及了《哈姆雷特》、《悲惨世界》、安徒生童话、《日瓦格医生》等世界文学经典,探讨了美学与终极关怀的关系,意义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