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唐震
页数:29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697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人的对象关系的系统考察。它以人的对象性的历史的演变对人的影响为逻辑起点,通过对人性根本、行为端倪的探索,提出了“人是其对象之所是”的庄严命题,为读者提供了认识个体的全方位的新视角。本书认为,当个体刚刚诞生的时候,他在人的意义上从头到脚只是一块白板,他仅仅具备了人的胚体,而没有人的内容;同样的,作为成年人,当他还没有接受某种对象的时候,他在这个方面也是一块白板。正因为这样,人实际上是在其与对象世界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并壮大起来的。帮助个体成长并壮大的这个对象世界就是广义的自然界,它在动态的意义上表现为原始自然、人化自然、能动自然和虚拟自然等不同阶段的演进过程。对人而言,对象不同,发生改变的结果就会不同。在这个意义上,如果一个人设定了低级的对象,他就可能变成仅仅具有低级追求的人;如果一个人只是获得了片面的对象,他就可能成为一个片面的人。显然,只有历史地、全面地把握对象,人才是崇高的、完善的。
作者简介
唐震,男,1961年12月出生,大学学历,经济学教授。现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等。
本书特色
唐震编著的《接受与选择–关于对象视域与人的主体性研究(第2版)》提供了认识个体的一个全方位的新视角,即人是在对象关系的演变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个体。本书以人是一个对象性存在物为立论前提,以个体与世界的对象关系为研究视角,以个体的对象关系的演变为主线,分析了个体在对象面前表现出来的两大基本特征——接受与选择——对个体的成长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在新的视角下构建了个体的全新的世界图景。
目录
第二版自序
导言:人是其对象之所是
第一章 个体
一 个体的视角
二 自我的产生
三 自我的矛盾
第二章 对象世界
一 原始自然
二 人化自然
三 能动的自然(他人)
四 虚拟自然
五 自我本身
第三章 接受
一 接受特性概述
二 身体是个体的第一受体
三 他人作为接受的对象
四 群体是接受主体的类标准
五 认知结构与接受行为
六 压抑与接受
七 满足是接受的宿敌
八 对象的属性对接受的影响
第四章 对象关系
第一对象关系:感觉
第二对象关系:知觉与表象
第三对象关系:意识与语言
第四对象关系:反思
第五章 选择
一 从自我发出的能动性
二 个体存在的本质
三 选择是自我意识的增长
四 对象的差异性
五 联系与选择
六 血缘关系、经济关系对选择的影响
七 英雄人物的导向
八 迁徙是被动的选择
九 商品运动提供了选择的多样性
十 科技与文化携带了新指向
十一 选择的原则与限制
第六章 指向的属性
一 指向的来源
二 指向的表达
三 性指向
四 劳动指向
五 意识的指向
第七章 社会关系的困境及其消解
一 困境的产生
二 对象关系的梯次特征
三 个体追求社会关系的倾向
四 困境的特征
五 困境的消解
第八章 道德与价值
一 道德实体的意识来源
二 理性与道德
三 金钱与道德
四 道德价值的实现
第九章 美与自由
一 自由与必然
二 创造美的劳动的二重性
三 劳动关系的永恒性质
四 艺术劳动
五 自然美
六 审美的历史视角
七 漂亮、女性及其他
第十章 超我
一 超我的来源
二 超我的特性
三 超我的上升
四 无我之境
参考文献
第一版后记
再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