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武术与文化:中国武术文化基因的构成

封面

作者:蔡宝忠著

页数:232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377522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14讲, 主要内容包括: 文化与武术文化的历史性对接及其内涵、武术文化的三维主体结构框架设计及含义、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武德内涵及其他、少林武术追求“拳禅合一”的终极目标等。

本书特色

《武术与文化–中国武术文化基因的构成》是在作者蔡宝忠多年讲学的讲稿基础上编撰而成的,保留了许多鲜活的观点和叙事,十四个专题涵盖了中华武术文化几乎涉及的各个研究领域。
他的研究有两个特点:第一、力图破解附着于中国武术文化中的神秘主义倾向,还其科学本质,或者说做出科学解释。第二,作者致力于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内完成自己的研究。作者力图把“武术文化”作为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对象,他认为,多学科对武术的滋补与融合是有结合点的,众多的结合点构成综合体,这就是我们研究武术文化的具体指标。

目录

第1讲 文化与武术文化的历史性对接及其内涵
1.文化与中国“文化热”简述
1.1 “文化”一词的一般性释义
1.2 中国古代“文化”一词的含义
2.武术文化研究的历史特征
2.1 文德与武力构成武当武术起源的诱因
2.2 文事与武备构成国家安全的双面利剑
2.3 文与武兼备构成武术文化的准确对接
3.武术文化基本形态的构成
3.1 攻防技击是武术文化形态的内核
3.2 分类形式是武术文化形态的中层
3.3 独特功能是武术文化形态的外表
4.武术文化的国际化推广策略
4.1 以武术塑造“中国形象
4.2 孔子学院设置武术课程
4.3 向海外实施武术段位制

第2讲 武术文化的三维主体结构框架设计及含义
1.武术文化的三维主体结构设计的依据
1.1 武术流派的形成是其主要依据
1.2 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带来的影响
2.武术文化的三维主体结构框架的含义
3.武术文化的三维主体结构融合的结果
3.1 传统武德与三教合
3.2 少林武术与三教合
3.3 武当武术与三教合
4.学科的相依性构成了武术晚熟的规律
4.1 都市规律
4.2 禁武规律
4.3 排他规律

第3讲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武德内涵及其他
1.儒家“仁学”构成武德内涵的主体
1.1 “仁”在武德中的体现
1.2 “义”在武德中的体现
1.3 “礼”在武德中的体现
1.4 “智”在武德中的体现
1.5 “信”在武德中的体现
2.佛教“禅学”构成武德内涵的次体
3.道教“哲学”构成武德内涵的次体
4.对传统武德的科学批判与时代创新
4.1 摒弃封建的宗派思想
4.2 继承优秀的民族道德
4.3 改造不合时宜的提法
4.4 新编武德的核心内容

第4讲 少林武术追求“拳禅合一”的终极目标
第5讲 道教“道”的本体论对武术认识论的影响(一)
第6讲 道教“气”的本体论对武术认识论的影响(二)
第7讲 武术“体用并重说”的哲学本源
第8讲 武术美学思想探源及其表现形式
第9讲 剑文化与棍文化的“生死论”
第10讲 侠文化与镖行文化的“传播论”
第11讲 把势加跤:西域教门的回族武术特色
第12讲 以巫演武:少数民族武术中的民俗特色
第13讲 传统武术:从“非遗”的高度加以审视与保护
第14讲 以武养武:武术文化发展的必然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武术与文化:中国武术文化基因的构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88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