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海升
页数:242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4024010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阿梅、白纸鹤、北方妹妹、不说了、不语、等待、感动、歌唱、孤雁、给你、遗忘、唤醒、和声、快不快乐、黑夜如火、怀念、思念等。
作者简介
胡海升(原名胡海生),男,1989年生,山西省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运城市楹联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时代文学》《诗刊》《安徽文学》《长篇小说杂志》《散文选刊》《山东文学》《厦门文学》等诸家期刊杂志,现已出版小说集《陨星剑》,散文集《七彩的少年》。代表作《修年》《不说了》《中秋望月》等
相关资料
与诗比肩成长
好久没有像今天这样快乐了。不是因为艳阳朗照在我的案几,不是因为嫩黄的柳芽在窗外的春风中摇曳,不是因为娇艳的桃花已爆开了一枝,而是因为我在读诗,读胡海升的诗。
胡海升将他的诗编了一个集子,名为《从梦中醒来》,发来让我写序,这个上午我坐在桌前先来阅读。按照惯例,我选读些代表作即可,然而,一读竟然兴味盎然,索性一起读下去,读得春天也明媚了好多。
与胡海升接触过几次,在我眼里他还是个孩子,至今也不过二十岁。看过他的散文,有驾驭文字的能力;看过他的小说,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尤其是他的文学感觉总是那么鲜活,让我觉得他要是不成为作家,不是他辜负了自己,就是社会辜负了他。当然,他要我为他的诗集写序,我就欣然应允了。但是,绝没有想到他的诗在我苍老的目光中会是那么的精彩。读着,读着,禁不住诵出声来。听到我罕见的读书声,爱人也走了过来,用她那纯正的普通话朗读起来,一时间小屋里弥漫了浓浓的诗意。
好喜欢胡海升的诗,是因为他笔下的意象像清晨的露珠一样鲜亮。“春天来了——/一个小孩说着/他嫩嫩的声音/有柳芽一样的轻盈”,“想起一滴雨/把心田滋润得花儿一样”,“满树的眼睛都张开嘴/在下落里呼吸/黄昏吐出的小溪/将我和影子隔开/像一堵墙/它扩散着/它悄悄飞翔的声音在扩大”……听听,像柳芽一样轻盈的声音,把心田滋润得花儿一样,满树的眼睛都张开嘴,多么美,多么美妙的比喻,多么形象的写真!这就是胡海升的诗,完全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我这么说,是觉得他是个写作的材料,具备了作家、诗人的先天潜质。我丝毫也不否认后天的努力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我更承认若是没有先天的潜质,后天再努力,也无法进入文学的门径。不少人穷其一生在为文学挖空心思,到头来却只能生产一些徘徊在文学门庭前面的边缘文字。写诗尤是这样,由此我想高兴地对胡海升说,你的血液为你做好了写诗的准备,你有多大努力,就会有多大成就。
阅读胡海升充满恋情的诗句,为之欣喜的同时,也有一点点担忧。担忧他会像山间的溪流那样在潺潺的歌声中流失生命。小溪的潺潺是生命的一种诗意,诗则不同,若总是潺潺的歌声就成了清浅的僵死。好在往下读我的担忧消失了,他的诗有了长河大江般的繁丰,这便让他的诗耐读了好多。我以为他的繁丰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内容的繁丰,另一方面是思想的繁丰。在内容上,不仅有恋情,有乡情,有友情, 还有世情……一个情字像深潭湖泊容纳了世态炎凉、喜怒哀乐;在思想上,他不只是顺向思维,也逆向反思。“不说了/怎么样/月亮也照不到去年了/它再圆再亮/也回不到从前”,“我抚摸到一种声音/是麦子拔节的声音/手指敲门的声音/花开的声音/五颜六色的声音/我也听到自己的声音/我说:春天 我要向你靠近/像蜡烛靠近火焰”。这些诗句都在吟诵着世事的复杂,也在说明胡海升反刍着生活。他写的既空灵又厚重的是那首《家》:“家/装着一个人/不/是一个人/和他长长的落寞/有两个人/在一起/像春天与秋天/相聚/有花 有果实/踮着脚尖/再垫点夏天/再垫点微笑/再不行/就再垫点痛苦/幸福就够着了/就够着/盛开一生一世的欢乐了”。读这样的诗,我简直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得到的灵感,一个刚刚涉世的小青年,如何会有这般的感受?他捕捉到了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的历程。
让我欣慰的还有,胡海升没有停留在前面的平台,他在攀爬,努力提升自己,这就使他的诗有了哲意。哲意是诗的最高层面。诗离了形象不行,必须用形象说话。仅有形象也不行,形象只是人的外貌,关键还在灵魂。而哲意的思考就是内在的灵魂。 阅读时我不敢在哲意上对他寄予太大的期冀,因为哲意的获得离不开丰富的人生。 但是,他却将有限的阅历咀嚼得淋漓尽致,也就嚼出了同龄人难得的味道。他写《大地》:“大地的梦真远/长河一直在追”;他写《树和人》:“风雨中奔跑的人/知道前方依然有雨/仍然奔跑/他知道前边有躲避/风雨的地方/或者前边是他的家/风雨中树就不跑/它把脚扎在泥土里/就在大地上安了家/它不跑/它在风雨中/幸福地舞蹈”。就凭这不多的诗句我能看出胡海升在不断地攀越哲意的峰峦,提高自己,与诗比肩成长。
关于胡海升的诗作,还可以说出好多。但是,有了以上几点,我以为他便可以很快长进,只要不懈努力,定会成为文坛新秀、新星,更大的成就还在后头期待着他。因而便不再饶舌了。不过,就此打住又有些意犹未尽,那就再欣赏他一首诗吧!我以为他的这首《梦想》很能代表他的诗作的高度,就让我们在吟诵中再见吧!
“清澈的小河边,
光脚丫的男孩做着成年人的梦。
他梦想着属于自己的人生和事业。
泥泞的稻田边,
满脸皱纹的中年人梦想着,
捉泥鳅的时光和挖田螺的往事,
那是人生最美的诗篇。
当小河不再歌唱,
泥鳅和田螺是否还有梦想”。
2015年 7月20日于尘泥村
乔忠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协委员、临汾市作协副主席、尧都区作协主席。曾在《中国作家》、《当代》、《中华散文》、《人民日报》等报纸杂志发表作品200余万字。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散文集《远去的风景》、《荒疏的风景》等专著20部。作品曾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出版社编选的《1988-1990散文选》、《1991-1993散文选》、《新世纪散文精品大系》、《2004年散文选》、《现当代散文诵读精华(高中卷)》30余种选本。曾获《人民日报》、山西青年散文大赛、《太原晚报》征文多种奖项。2004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山西古戏台》一书,被《文艺报》2005年5月23日列入图书排行榜。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现代诗集,体现了八零九零后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生活的观想,对于情感的寄思,以及对于梦想的瞭望,生活气息浓郁,文笔流丽,语言精致活泼,读来可了解时下年轻人广而细的内心世界,是一本比较有特色的诗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