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分子微生物学前沿

封面

作者:饶贤才,胡福泉主编

页数:25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03037828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分子微生物学前沿》既可作为本科生尤其是研究生的教科书,也可作为微生物学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特色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分子微生物学前沿》一书的内容聚焦在细菌分类、命名和鉴定领域的新进展;微生物抗不利环境的分子基础;微生物的基因水平转移与适应性进化;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与机体的模式识别;微生物群落与宿主相互作用;细菌的免疫系统、分泌系统、毒力系统、生物钟系统、生物波系统、纳管系统、膜囊泡系统等的构成及其意义;微生物菌群体感应系统和群体行为;病毒工厂和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等方面。

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细菌分类、命名与鉴定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细菌分类的研究历史 第二节 细菌分类的依据和方法 一、细菌的分类原则与层次 二、细菌分类和鉴定的依据 第三节 细菌的分类系统 第四节 细菌的命名 一、细菌的命名法 二、参考菌株及其保藏 三、细菌新名称的发表 第五节 细菌的鉴定 一、细菌的鉴定步骤与方案 二、同一种内不同菌株的鉴定 三、常用细菌鉴定方法的分辨率 主要参考文献第二章 新的细菌毒力因子的发现与鉴定 第一节 细菌转座子随机突变技术 一、高通量筛选与某种功能有关的基因 二、细菌突变株库的建立 第二节 标签标记的突变技术 第三节 基于毒力基因表达调控特点的筛选技术 一、体内表达技术 二、差异荧光诱导技术 三、体内诱导抗原鉴定技术 主要参考文献第三章 微生物抗不利环境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微生物耐受低温的分子机制 一、通过调整细胞膜脂类的组成来适应低温环境 二、低温微生物的蛋白质和低温酶……
第四章 微生物群体感应系统第五章 细菌的免疫系统第六章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与机体的模式识别第七章 细菌的分泌系统第八章 微生物水平基因转移第九章 细菌膜囊泡第十章 细菌的纳管系统第十一章 微生物生物钟系统第十二章 微生物生物波及其调控机制第十三章 微生物群落与宿主相互作用第十四章 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第十五章 病毒工厂的构成及其功能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分子微生物学前沿》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88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