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低碳城市发展技术与实践

封面

作者:李惠民等编著

页数:274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12225312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城市必然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的先锋和领军,也自始至终是全球低碳浪潮的核心和主体。城市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热点,也是解决各种世界性难题的处所。城市由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其低碳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因而城市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减排温室气体方面将会发挥决定性作用。
  本书试图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和若干案例的剖析,介绍国际低碳城市的发展情况和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的若干方法。

 

作者简介

张明顺,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 博导,1981.09–1985.07 南开大学环保专业 学生
  1985.09–1988.06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 学生
  1988.06–1995.05?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管理系 环境管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1995.05–1998.01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培训部副主任
  1998.01–2002.04 荷兰ERASMUS大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 (自费公派)其间,兼任中国环境管理 干部学院外事办公室主任
  2002.04–2003.07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外事办公室主任
  2003.06–2005.03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环境科学系主任、 环境技术与实验中心主任
  2005.03–2012 任职于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2012–今 任职于北京建筑大学教授
  教学情况
  1992年以来,一直担任本院大专生环境管理课程主讲,并讲授过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概述、工业污染防治等专业课程。自1994年以来,一直担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地市级环保局长岗位培训主干课环境管理主讲,并在全国10多个省为地方环保局讲授环境管理。1999年以来,分别在荷兰ERASMUS大学环境学院、荷兰住宅与城市发展学院、越南VAN LANG大学环境技术与管理系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讲授环境管理;
  2002年以来,受聘为北京大学、荷兰WAGENINGEN大学指导硕士研究生(副导师);
  国外影响
  1996年1-7月,到苏格兰STRATHCLYDE大学(格拉斯歌)进修环境管理;
  1992-1997年,世界银行中国环境教育技援项目顾问;
  1994-1997年,参加世界银行资助,由教育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立项的“中国高等环境教育战略研究”;
  1999-2004年,参加荷兰政府援助的“中国环境管理能力建设项目(ENRICH教育项目)”;
  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科研成果学术成就
  自1988年以来,主编或参加编写的环境保护专业教材、专著、译著等10多本,共计120多万字。
  教育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立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994-1997;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立项,环保局长岗位培训的内容与方法研究,1995.3-1996.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立项,城市环境规划规范及方法指南研究,1992.2–1995.6,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联合国跨地区犯罪研究所项目,环境保护刑事处罚的潜力与局限性,1993.2 – 1994.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立项,安徽马鞍山城市环境规划研究,1990.3- 1992.8,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秦皇岛市政府立项,秦皇岛市城市环境规划研究,1994.5- 1996.5;
  浙江省科技项目,浙江台州市城市环境规划研究,1996.9- 1998.5,省环境保护科研成果二等奖;
  秦皇岛市政府立项,秦皇岛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研究; 2000.4- 2002.6,科技成果证书;
  欧盟委员会立项,欧盟自愿协议式环境管理政策在中国试用的可行性研究,2004.3 – 至今;
  荷兰政府援助项目,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测试,1998- 2002,成果在荷兰出版;
  《环境管理》(全国环境保护干部培训教材),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环境管理》(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Potentials and Limits of Criminal Justice: Evaluation of Legal Structures,联合国出版物,(ISBN 9 290 78024 X (英文)

 

本书特色

本书从理论、技术、政策等角度,对低碳城市建设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从气候变化出发,分析了低碳城市的由来;结合经济学、生态学以及城市规划学等经典理论,阐述了低碳城市的理论渊源;同时简要介绍了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基本方法。同时书中系统梳理了与低碳城市相关的指标体系,研究了低碳城市的评估方法学;围绕产业、建筑、交通、能源、生态建设等几个重点领域,着重介绍了相关的低碳技术措施;以低碳建筑为例,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低碳建筑的政策体系。此外,本书还选择有代表性的国内外城市,总结了其低碳发展的实践经验。
  本书可供从事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环境专业师生作为相关课程的参考书目。

目录

第一章 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一、观测到的气候变化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    三、气候变化的应对:从全球尺度到城市尺度  第二节 低碳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一、低碳经济    二、低碳城市  第三节 低碳城市在中国的实践    一、低碳试点概况    二、低碳试点的主要工作内容    三、低碳试点的政策实践第二章 城市低碳发展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经济学理论    一、脱钩理论    二、技术创新理论  第二节 生态学理论    一、城市生态学理论    二、产业生态学理论    三、生态经济学理论  第三节 城市规划理论    一、“天人合一”    二、田园城市    三、广亩城市和有机疏散理论    四、紧凑城市    五、人居环境科学第三章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第一节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进展  第二节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范围  第三节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学    一、能源活动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    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三、农业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    四、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五、废弃物处理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第四章 低碳城市评估指标体系  第一节 低碳城市评估的目的与意义    一、低碳城市评估的目的    二、低碳城市评估的意义  第二节 低碳城市评估方法学    一、评估体系的概念    二、评估体系的构建原则    三、评估体系的构造方法及过程    四、与低碳评估相关的核心指标介绍    五、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第三节 国外典型评估体系介绍    一、英国breeam-commu    二、美国le    三、日本casbee for urban develo    四、西门子和经济学人智库(eiu)——亚洲绿色城市指数    五、哥伦比亚大学、麦肯锡公司——2011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  第四节 国内典型评估体系介绍    一、中国环境保护部——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标准    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    三、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专业委员会——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优地指数)第五章 低碳城市发展技术  第一节 低碳产业    一、产业结构调整    二、工业减排技术  第二节 绿色建筑    一、节地与室外环境    二、节能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三、节材与材料资源的利用    四、节水与水资源的利用    五、室内环境控制    六、运行维护与管理  第三节 低碳交通    一、交通规划技术    二、交通工具减排技术  第四节 低碳能源    一、能源规划技术    二、能源利用技术  第五节 绿色生态    一、生态规划与设计    二、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与利用    三、城市雨洪控制管理第六章 中国发展低碳建筑的政策分析  第一节 中国城市低碳建筑发展的驱动和障碍因素研究    一、中国城市低碳建筑进展情况    二、中国低碳建筑发展的驱动因素  第二节 中国建筑节能工作形势及政策建议    一、当前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二、中国已出台建筑节能规划、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未来中国建筑节能工作政策设置建议第七章 低碳城市发展实践  第一节 国外低碳城市发展实践    一、丹麦哥本哈根    二、英国伦敦    三、瑞典维克舒尔、赫尔辛堡    四、日本东京    五、加拿大多伦多  第二节 国内低碳城市发展实践    一、深圳市光明新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新区建设    二、上海市南桥新城及东滩生态城——注重规划创新,定位发展卫星城    三、杭州市——“六位一体”低碳城市框架    四、保定市——以低碳产业为导向的“中国电谷”    五、唐山市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综合规划,完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低碳城市发展技术与实践》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87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