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邓翠华
页数:319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097834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运用马克思工业化和物质变换等理论,借鉴“西方生态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环境双赢等理论,通过对传统工业化及其道路的反思,立足于中国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性,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专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揭示我国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论证二者协调发展的可能性、现实性、制约性及实现途径。
作者简介
邓翠华,现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基地项目1项。
陈墀成,现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导,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厦门市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与生态哲学。近年以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和厦门市社会科学基金等相关课题10多项;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著作类2007年、论文类2009年)等奖项多项。
本书特色
本书从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运用马克思工业化和物质变换等理论,借鉴“西方生态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环境双赢等理论,通过对传统工业化及其道路的反思,立足于中国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性,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专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揭示我国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论证二者协调发展的可能性、现实性、制约性及实现途径。
目录
导 言:时代课题历史使命/1第一章 问题与探索/11 第一节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1 第二节 危机中的反思与探索/24 第三节 人的生存方式的变革/38第二章 反思传统工业化及其道路/42 第一节 物质生产实践双重效应的历史反思/42 第二节 对传统工业化的反思/54 第三节 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反思/63第三章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73 第一节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73 第二节 中国工业化道路转型的历史机遇和挑战/84 第三节 探索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91第四章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性/102 第一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过程的特殊性/102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历史使命的特殊性/117 第三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路径的特殊性/122第五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的协调发展/129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含义及关系/129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135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145 第四节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思考/157第六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生态化生产方式/164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产方式/164 第二节 企业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向/168 第三节 产业的生态化转向/180第七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支撑:生态化创新科技/190 第一节 科技创新的生态化转型/190 第二节 生态化科技创新的功能/204 第三节 科技创新生态化的社会推动/212第八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生态化哲学范式/220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向度/220 第二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人文向度/228 第三节 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维向度/238第九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生态化制度体系/245 第一节 生态文明与制度体系建设/245 第二节 生态文明法律制度/256 第三节 生态文明政府责任制度/264 第四节 生态文明市场调节机制/271 第五节 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制度/279第十章 古老文明的新奉献:中国对人类的有所作为/288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生态智慧与生态保护实践/288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300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示范/305结 论/316后 记/319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Article link:
https://www.teccses.org/585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