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教育服务新形态-教育惠民服务中心解读

封面

作者: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编;田慧

页数:162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041985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一本深度解读山东潍坊教育改革的好书

李希贵、张国华等教育名家从这里走来

作者简介

编委会主任兼丛书主编:

田慧生: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

编委会副主任兼丛书副主编:

刘月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

李振村:当代教育家杂志社总编、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

相关资料

在考试制度改革方面,山东潍坊走在了前面。潍坊的新中考给我们哪些启示?第一点,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第二点,要采取创造性举措,综合突破。第三点,要全局推动。

考试是一个系统工程,零打碎敲、修修补补,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必须突破常规,用创新的思维和策略,通盘谋划,“综合治理”。潍坊市教育局的同志在这方面动足了脑子,他们通过等级制来淡化分分必争,通过多次考试来破除“一考定终身”,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绿色通道”给学生的个性以充分发展的机会……

这些方法,闪烁着创意的光芒和智慧的火花,值得总结和推广。

——原国家教育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 柳 斌

潍坊的校长去行政化,是一项了不起的改革,它冲破了传统的利益格局,构建了新型政校关系,恢复了校长本来的“职业面目”,赋予了校长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为校长成长为教育家搭建了平台,为教育家办学提供了制度保障。

这项改革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为全国推进校长专业化、实行校长职级制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径,它同时让我们思考,教育领域一些长期存在但又解决不了的难题,看似是学校、教师的问题,实际上,很可能是制度的问题。只要下定决心,上下同心,在制度创新方面勇于突破,敢于尝试,最困难的问题也是有可能解决的。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张民生

构建了一个立化督导体系,这是潍坊督导经验中最值得借鉴之处。这个体系既有由市长亲自担纲的教育督导委员会,又有教育干部、教研员参加的督学责任区,还有独立的社会督导机构介入,更有全体家长的监督和评价。

正是这样一个完善周全的体系,确保了潍坊教育科学发展。

很多同志常常慨叹我国当前的教育督导流于形式,作用甚微。潍坊的探索证明,只要在督导制度设计上大胆创新,突破常规,督导在推进素质教育、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 王 湛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潍坊的课堂教学改革拒绝走模式化之路。

无论是谁、无论他或她创造出了多么有名的教学模式,倘若教育行政人员将之简单推广、使之成为广大教师的效仿对象,必然成为束缚教学创造性的新的力量。潍坊的做法是“打碎模式”,支持每一个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自己的教学方法。这种做法的深远意义在于恢复了教师的知识分子本色:教师是拥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人。唯有教师意识到自身教学风格的可贵并使之健康发展,他或她才有可能保护并培养学生的自由个性。

——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主席、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 华

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中,潍坊市教育局的改革别具价值,十分难能可贵。

它们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大胆引进民间力量,让教育行政部门脱离市场利益的“兴奋点”,政府的职能从“运动员”转变为“裁判员”,从“划桨手”转为“舵手”,这就是人们向往的“小政府、大社会”的雏形。对这样的典型,我们需要小心呵护,精心扶植,假以时日,它一定会发育成为一种由政府、市场、教育实施者和参与者共同治理的新模式,形成新型的公共教育管理体制,通过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而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东平

教育部曾经十分鲜明地提出,要“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潍坊市教育局教育惠民服务中心的改革实践,巧妙地呼应着时代节拍,是前沿,是萌芽,隐藏着未来事物发展的种子。我相信,有一天,它一定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很多人认为管理就是管理,服务就是服务,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管理本身也可以去服务的,比如交警管理交通,没人会认为这不是服务。什么时候的管理不是服务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 田慧生

改革其实就是利益的调整。教育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革教育行政部门自己的命,限自己的权。潍坊的经验并不难学,难的是对利益的放弃!

当然,这样的改革不仅仅需要放弃,还需要系统设计,需要综合规划,需要配套改革。这一点,潍坊市做得很好:从教师培训外包、购买督导服务,到建立全国唯一的教育惠民服务中心,这一系列举措,为管办评分离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支撑,让管办评分离有了良好的生存土壤。

——民进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朱永新

改到深处是制度,这是不错的。一切有效的改革探索,最终都需要通过刚性的制度来固化成果。但是,站在制度背后的是什么?是人!人,不只是供管理者驾驭、使用的财富,更不仅仅是提升管理效能的工具。他们有自我意识、情感需要和价值追求,只有他们的需要和追求受到足够的尊重和满足,事业才可能健康持续发展。一切改革最终都是为了解放人,提升人,完善人,实现人。

潍坊市教育局在推进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关注人的潜能激发和才干培养,关注人的成就感、幸福感,这才是触及了事物的本质,体现了改革的真谛。

——《当代教育家》杂志总编辑、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 李振村

潍坊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公平性不仅具有相当的宽度和广度,而且具有相当的深度和高度。他们早已不是“基本扫除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公益、普惠、公平,而是一种以高品位、高层级的教育教学质量做支撑的公益、普惠、公平。

潍坊教育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新面貌,寻根探源,可以归结到制度的改革:校长去行政化、立体督导、新中考、教育局机关转型、引进民间力量……这一系列改革直抵教育的深水区,从而让教育均衡有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 顾明远

本书特色

本书是“潍坊教育解密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介绍了山东省潍坊市区域层面进行的一项教育改革探索:以教育惠民服务中心为纽带,构建教育公共治理与服务的新形态。全书分为六章:行政观念嬗变、公共服务平台的组织结构、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机制、公共服务平台的蝴蝶效应、社会参与教育公共服务、社会参与公共治理,介绍了潍坊教育人教育行政理念转变的来龙去脉,介绍了公共服务平台的组织建构、运行机制以及由此带来的方方面面的改变。

全书对“教育惠民服务中心”这一新生的教育公共服务机构及其组织、运行方式、影响等进行了全面而到位的解读,为读者呈现了教育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新思路。全书通过详实、生动的案例,细致的过程梳理,全面而真实的操作机制的呈现,让读者看到区域教育公共服务的新思路、新方式和新格局。

本书值得教师、校长、教育行政和管理人员及关心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一读。

目录

一 行政观念嬗变 1客观说功过 2追根问归因 3路在何方二 公共服务平台的组织结构 1惠民教育服务平台 2校企合作服务中心 3社会培训服务中心 4校友资源开发中心 5家庭教育服务中心 6学生资助管理服务中心 7咨询与投诉服务中心 8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9出国留学服务中心三 服务平台的运行机制 1热线8791010,一拨就灵 2一站式服务 3决策服务机制 4惠民中心和科室联动机制 5市县校三级联动机制 6信息公开机制 7保障机制四 公共服务平台的蝴蝶效应 1小政府实现大服务 2小中心服务大教育 3惠民中心创办的“五大促动”五 社会参与教育公共服务 1教师培训:用培训券激活优质课程 2项目管理:聚集全社会资源破解难题 3民办教育发展:提供师资吸纳民间投资六 社会参与公共治理 1学生和家长参与满意度测评 2创新教育管理评估中心 3成立教育督导巡视团 4组织第三方听证会 5成立学校理事会 6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 7建立记者和舆论监督制度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教育服务新形态-教育惠民服务中心解读》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82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