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海闻主编
页数:32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3002201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明星阵容经济学家与政策制定者首度披露未来十年中国经济风险、动力、政策与挑战。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了吗?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潜力和动力在哪里?“十三五”时期如何实现改革的全方位突破?在我国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和“’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布之际,中国未来改革和经济发展趋势备受各界人士关注。 在《改革与未来》一书中,二十多位高等学府和业界的知名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回顾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逻辑和理念,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精彩研判。该书是“’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布后深入解读未来发展机遇、挑战和前景的重磅之作,有助于读者看清中国经济走势,把握未来,赢得先机。
作者简介
海闻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曾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经济学年会创会理事长,经济金融网(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创始人;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创始人之一并获得“终身成就奖”,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转型经济学,曾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入选“改革开放三十年影响深圳三十个经济人物”。
巫和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2008—2014年担任中国经济学年会秘书处秘书长;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和经济学硕士,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斯.阿罗(Kenneth Arrow),台湾大学经济学学士;曾在斯坦福大学、范德堡大学、杜兰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任教;曾担任台湾大学特聘教授、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相关资料
双轨制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在于,给予原先优先发展的部门中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必要的转型期保护,维持了经济、社会的稳定;放开原先受到抑制的符合比较优势的部门的准入和因势利导,使经济实现了动态的、可持续的增长。双轨制改革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完成则有赖于各种转型期保护、补贴的最终消除。
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副主席 林毅夫
兴国之道,就是创造条件鼓励创新,特别要把支撑创新的力量凑到一起,把有想法、愿冒险的人凑到一起。同时,把创新成果覆盖到国民经济里。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
只要我们加快改革,消除农民进城安居落户的制度障碍,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有人口红利。中国的城市化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城市化应该是我国未来二三十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是只有大国才会有的增长动力。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 海闻
中国培育新优势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过去的35年,2012年以前的数据代表了一条旧趋势线,2012年以后开始了中国新35年的新趋势线。这条新趋势线表明我们在供给、需求、创新,在绿色环保方面将会产生巨大的变化。所以我称“新35年中国”,也就是我们面临着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型。对于下一步中国的增长,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张燕生
本书特色
全明星阵容经济学家与政策制定者披露未来十年中国经济风险、动力、政策与挑战。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了吗?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潜力和动力在哪里?“十三五”时期如何实现改革的全方位突破?在我国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和“‘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布之际,中国未来改革和经济发展趋势备受各界人士关注。
在《改革与未来》一书中,二十多位第一高等学府和业界的知名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回顾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逻辑和理念,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精彩研判。该书是“’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布后深入解读未来发展机遇、挑战和前景的重磅之作,有助于读者看清中国经济走势,把握未来,赢得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