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勤,周静著
页数:171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027926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海洋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俨然是中国社会科学回应现实需求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社会科学界急于“迎头赶上”西方社会科学理论,无暇于“从根做起”。这一情势一直贯穿整个20 世纪80 年代。进入90 年代,中国大陆社会科学界发出了“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声音,表达了主体性的直接诉求,期待以中国的理论框架、概念、范畴和命题来研究中国、理解中国。法学、政治学等学科进行了各自的建构努力。社会学界开始呼唤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学。
本书特色
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环境。在历史演进的漫长岁月中,人类不屈不挠地向海洋进军,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涉海行为和海洋社会人文模式。涉海行为的久远、海洋世纪的进程、海国图强的追求、社会之学的春天构成了社会学直面涉海人群应运而生的时代背景。作为海洋世纪的回应,刘勤、周静编最的《以海为生–社会学的探析/海洋人文精品丛书》直面涉海人群,以涉海人群的社会行为为基本对象的海洋社会学初现雏形。
目录
第1章 时代呼声:社会学直面涉海人群 1.1 海洋社会学孕育的时代背景 1.2 社会学探析涉海人群的准备 1.3 海洋社会学架构的比较分析 1.4 本书各章节内容概述第2章 海上人家:海洋社会的主体对象 2.1 海上人家的群体类别 2.2 海洋渔民的生计变革 2.3 种类繁琐的海洋工人 2.4 经商异域的海洋商人 2.5 海仕群体的管理管控 2.6 越轨生存的海盗群体第3章 海洋组织:海洋社会的公共用器 3.1 海洋社会是海洋组织的社会 3.2 海洋组织的基本类型与特征 3.3 海洋组织对海洋社会的功用 3.4 涉海人群组织化的个案研究第4章 社会活动:以海为生的内容领域 4.1 海洋社会活动及其特点 4.2 海洋社会的生计活动 4.3 以海为生:渔民群体为例的探讨 4.4 从习俗到制度:渔业资源为例的探究 4.5 生计转型:渔民社会为例的分析第5章 海神信仰:涉海人群的精神家园 5.1 海洋神灵的信仰演变 5.2 海神信仰:如何与为何 5.3 海神信仰的传播与拓展第6章 社会政策:多中心供给及其前瞻 6.1 海洋社会政策的结构与内容 6.2 “多中心”与海洋社会政策 6.3 生存保障:涉海渔民为例的分析 6.4 海洋社会政策的前瞻性分析第7章 社会建设:海洋社会的民生工程 7.1 社会建设的实践与理论探索 7.2 民生工程:海洋社会的建设重点 7.3 城乡社区建设:海洋社会的空间建设 7.4 创新社会管理中推进海洋社会建设第8章 走向实践:海洋国家的海洋战略 8.1 海洋政治战略的结构分析 8.2 推进两岸海洋领域合作机制化的若干思考第9章 海国图强:社会文化“软实力” 9.1 海洋中国的辉煌与彷徨 9.2 海洋中国的百年屈辱与抗争 9.3 海国图强的“软实力”建设 9.4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社会文化基础第10章 走出与回归:海洋社会学的趋向 10.1 走出边缘,回归主流 10.2 走出应然,回归实证 10.3 走出文本,回归田野参考文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