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唐宋音乐管理与唐宋词发展研究-(第二版)

封面

作者:龙建国著

页数:241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3100488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唐宋音乐管理与唐宋词发展研究(第二版)》共七章节,从唐宋音乐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唐宋词的发展历程和兴盛原因。内容包括绪论、唐代教坊与词的兴起、宋代教坊制度的变革与词的发展、大晟府与词的繁荣、宋代书会与词体的演化、宋代瓦舍勾栏与词的传播等,作者对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整理,封面也进行重新设计。

本书特色

龙建国编著的《唐宋音乐管理与唐宋词发展研究(第2版)》共七章节,从唐宋音乐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唐宋词的发展历程和兴盛原因。内容包括绪论、唐代教坊与词的兴起、宋代教坊制度的变革与词的发展、大晟府与词的繁荣、宋代书会与词体的演化、宋代瓦舍勾栏与词的传播等,作者对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整理,封面也进行重新设计。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唐宋音乐管理与词发展之关系研究的学术意义
第二节 唐宋以前的音乐管理体制
第三节 唐宋音乐管理机构的设置

第二章 唐代教坊与词的兴起
第一节 唐代教坊的设立和体制
第二节 唐教坊曲与词调的关系考释
第三节 教坊、民间互动与曲子词的兴起
第四节 唐宫廷表演与早期词的创作
第五节 教坊燕乐体系的形成与词体的定型

第三章 宋代教坊制度的变革与词的发展
第一节 北宋教坊的建制与创作
第二节 教坊乐工与词人合作的创作方式
第三节 宋代教坊技艺与词的关系
第四节 教坊的解散对词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大晟府与词的繁荣
第一节 大晟府的设立与体制
第二节 大晟府职官考
第三节 大晟府著名词人论略
第四节 大晟府“讨论古音,审定古调”考释
第五节 大晟府创制新调考论
第六节 大晟府词人的创作倾向和艺术成就

第五章 宋代书会与词体的演化
第一节 宋代书会与书会先生
第二节 书会鼓子词与词的联章 体
第三节 书会赚曲与词的套曲形式
第四节 书会戏文与词曲嬗变

第六章 宋代瓦舍勾栏与词的传播
第一节 宋代瓦肆技艺及其管理
第二节 诸宫调与词
第三节 其他瓦肆技艺与词的关系

第七章 唐宋歌妓的管理与词创作及传播
第一节 唐宋歌妓的种类与管理
第二节 歌妓与词人的创作活动
第三节 歌妓的表演与词的传播
第四节 歌妓的曲子词创作

节选

  《唐宋音乐管理与唐宋词发展研究(第二版)》:  (唐太宗)乃制舞图,左圆右方,先偏后伍,交错屈伸,以象鱼丽、鹅鹳。命吕才以图教乐工百二十八人,被银甲执戟而舞。凡三变,每变为四阵。象击刺、往来,歌者和,曰《秦王破阵乐》。后令魏微与员外散骑常侍褚亮、员外散骑常侍虞世南、太子右庶子李百药更制歌辞,名曰《七德舞》。舞初成,观者皆扼腕踊跃。  据此可知,《秦王破阵乐》之舞图乃唐太宗所编制,而实际的舞蹈编导是吕才。参加表演的乐工共有一百二十人(另一种说法为一百二十八人),其规模十分庞大、宏伟。在整个舞蹈编排上,构思独特,“象战阵之形”,刻意突出其武舞的特征。且三次变换舞位,每次变换都形成四个战阵,尽“箕张翼舒,交错剧伸,首尾回互”之妙。在舞蹈服饰和姿势上,皆“被甲执戟”,“象击刺、往来”。所谓“左圆右方,先偏后伍,交错屈伸,以象鱼丽、鹅鹳”,皆古代用兵作战之阵法。《左传·桓公五年》云:“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杜佑注云:“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缺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阵法。”。又据《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云:“郑翩愿为鹳,其御愿为鹅。”宋代陆佃《埤雅》卷六云:“古者兵有鹳、鹅之陈也。《左氏》曰:‘郑翩愿为鹳,其御愿为鹅。’旧说江淮谓群鹳旋飞为‘鹳井’。则鹳善旋飞,盘薄霄汉,与鹅之成列正异,故古之阵法‘或愿为鹅,或愿为鹳’。”。可见,《秦王破阵乐》之舞变化多方,或成横列,或为纵队,或盘旋,或交错,给人以宏伟壮观之美感。《秦王破阵乐》还配有声乐,以歌与舞相和应,使武容更加热烈张扬,丰富多彩,并产生了“观者皆扼腕踊跃”的审美效果。歌辞由当时名臣(魏徵、褚亮、虞世南、李百药)轮番创作。由于歌辞不断更替,故这套乐舞总能给人以新意无穷的艺术感受。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唐宋音乐管理与唐宋词发展研究-(第二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7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