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敬艳
页数:29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665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稿旨在以美学美育基础理论为指导,以现代脑科学、认知科学、道德哲学、德育学、心理学、美学、美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依据,在多学科视野下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展开研究,揭示审美教育“以美育德”这一过程在神经生理水平及心理水平的作用机理和发生机制,以及这一过程应遵循的教育原理。这一过程尤其引入了大量的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学以及情绪心理学原理,清晰地揭示美育过程中审美主体对审美信息的加工过程,审美情感、道德情感的诱发过程和作用机理,情感智慧和道德智慧的积淀机制,以及这一过程中应该依据什么样的教学原理和原则来控制教学的各种要素,等等。
作者简介
王敬艳,1979年生,河南开封人。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校美学美育研究中心学术骨干。本科、硕士、博士均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
本书特色
王敬艳最的《审美教育以美育德的机理研究》旨 在以美学美育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脑科学、认知心理 学、情绪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美育的最新研究成 果为依据,在交叉学科视野下运用多学科资源,揭示 审美教育“以美育德”过程在神经生理水平及心理水 平上的发生机制和作用机理。书中大量引入了认知心 理学、情绪心理学及神经科学的原理,清晰揭示了美 育过程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信息的加工过程,审美 情感、道德情感的诱发及作用过程,情感智慧和道德 智慧的意会和积淀过程,并总结了该过程中教学要素 的选择及控制原则。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 以美育德:一个源远流长的美育命题 第一节 中国美育思想史上代表性的“以美育德”理论 第二节 西方美育史上主要的“以美育德”理论 第三节 返本开新:美育“以美育德”机理研究应有的立场第二章 从道德的生物学基础及特性看“以美育德”的可能性 第一节 道德生物学基础认识不清引发的论争 第二节 道德的生物学基础及其特性 第三节 道德的生物学基础的特性与美育的高度相关性第三章 从道德判断与决策的心脑机制看“以美育德”的必要性 第一节 道德判断与决策基于情感还是理性? 第二节 科学研究道德判断与决策问题的应然性与可能性 第三节 道德判断与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 第四节 道德判断与决策过程的心理机制 第五节 道德判断与决策心脑机制的研究带来的启示第四章 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 第一节 情感是道德培育的“阿基米德支点” 第二节 美是有情感意味的形式 第三节 不同审美形态美育的育德功能第五章 审美教育“以美育德”的内在发生机制 第一节 审美需要:审美教育“以美育德”的内在动机保证 第二节 审美注意:有效的美育活动的初始 第三节 审美感知:通往更高审美及道德境界的桥梁 第四节 深层审美体验中的情感净化与道德感培育 第五节 审美理解中情感、道德及智慧的意会与积淀第六章 审美教育“以美育德”的效应及作用机理 第一节 美育有助于消除人的消极情感并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第二节 美育能增进人的积极情感,营造良好心境 第三节 美育有助于培育人的道德情感,促成道德心理定型 第四节 美育有助于增进情感智慧和道德智慧第七章 互联网:美育“以美育德”研究与实践应考虑的新因素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美育面临的新背景 第二节 互联网给审美教育“以美育德”问题带来的机遇 第三节 互联网给审美教育“以美育德”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四节 互联网时代学校美育“以美育德”的对策探微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