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季羡林著
页数:1588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2290995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季羡林品读人生》套装书共七本,为六本散杂文集加一本笔记书。包括《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中流自在心:季羡林谈修身养性》《当时只道是寻常:跟季羡林品百味人生》《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风物长宜放眼量:季羡林谈传统文化》和《此心安处是吾乡:季羡林归国日记1946—1947》以及笔记书《此时此地此心》。整套书精心设计,体例均衡,各有侧重。
套书内容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既有季羡林清华读书时的真情流露,也有中年的勤奋探索,更有晚年的彻悟与深情。本套书便于读者较为完整的领略季羡林先生整体学术思想、人生感悟、内心情怀和箴言隽语。对于喜欢季羡林的读者来说,是一套必须要入手的收藏佳品。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季羡林全集》(30卷)等。
本书特色
《一花一世界》包括散文数十篇,分别描写季老对动物、植物的情感;由自然界万物而生的感怀,对光阴、命运的思考等;《中流自在心》是季老关于个人修养与道德的杂文和随笔选编;《当时只道是寻常》是季老思念亲友、追忆亲情、友情及师生情的散文精选集;《此情可待成追忆》是季老关于北大和清华的散文佳作及清华园日记和北大红楼日记选编;《风物长宜放眼量》是季老论述传统文化和东西方文化的学术随笔;《此心安处是吾乡》是季老1946—1947年日记结集整理成书,是季老回国后生活、工作的一段珍贵记录;《此时此地此心》是季羡林人生隽语笔记书。
目录
此情可待成追忆 编者的话 代序 清华其神,北大其魂卞毓方 第一辑 季羡林的清华缘 清华颂 我们是暂时的,但清华却会永存 爱国必自爱校始 温馨的回忆 清华梦忆 清新俊逸的清华园 清华大学九十华诞祝词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节选) 入清华 清华大学的西洋文学系 终生受用的两门课 我的老师们 1930-1932年的简略回顾 第二辑 清华园日记选 第一次看梅兰芳表演 谪吴宓 参与办《大公报·文学副刊》 开学典礼 “华北副叶”投稿 游西山 第一次见胡适先生 评中国作家 论诗 读荷尔德林诗 听课心得 参加文学季刊社聚会 体育锻炼 看狮子座流星雨 考试 思母情 发愿留德 心声 清华风景 第三辑 季羡林的北大情 春满燕园 燕园盛夏 春归燕园 我和北大图书馆 汉城忆燕园 我看北大 我和北大 怀千岁之幽情,忆百年之辉煌 梦萦红楼 巍巍上庠,百年星辰 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 欢送北大进入新世纪新千年 北大时间最短的副教授 在北大找到了出路 记北大1930年入学考试 第四辑 北大红楼日记选 接到汤用彤先生通知被聘为北大教授 收到北大寄来的聘书 同蒋豫图谈时局 赴北大任教 在北大第一次见胡适 到清华替陈寅恪先生看房子 写研究计划 到隆福寺买书 出任东语系主任 陈寅恪到北平 北大领薪水,听胡适演讲 到汤用彤先生家过年 到陈寅恪先生家开书目 到陈寅恪家议定书价 去陈寅恪先生家付书款 回济南风物长宜放眼量 编者的话 第一辑 我的国学观 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国学漫谈 中国的书院与教育传统 作诗与参禅 从中国文化特点谈王国维之死 推荐十种书 第二辑 民胞物与,天人合一 中国文化的内涵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 “天人合一”新解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第三辑 要拿来,更要送去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拿来和送去 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 从哲学角度看中餐与西餐 西域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第四辑 西方不亮东方亮 东方文化 东方文化与国学 议论东西方文化的意义 西方不亮东方亮 第五辑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21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东学西渐与“东化” 东方文化拯救人类一花一世界 序 第一辑 这些人,那些事 母与子 老人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 WaLa 塔什干的一个男孩子 两个乞丐 我的女房东 三个小女孩 第二辑 我的动物朋友们 兔子 加德满都的狗 乌鸦和鸽子 神牛 咪咪 老猫 咪咪二世 喜鹊窝 一只小猴 鳄鱼湖 第三辑 一枝一叶总关隋 马缨花 夹竹桃 槐花 神奇的丝瓜 幽径悲剧 二月兰 清塘荷韵 从南极带来的植物 石榴花 第四辑 任时光匆匆流去 雾 月是故乡明 园花寂寞红 人间自有真情在 奇石馆 听雨(一) 听雨(二) 第五辑 人生的驿站 重返哥廷根 梦萦未名湖 梦萦水木清华 我爱北京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第六辑 逝者如斯夫 黄昏 回忆 寂寞 晨趣 逛鬼城 时间 笑着走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代序) 第一辑 聒碎乡心梦不成 ——季羡林忆故乡与亲人 寻梦 我的童年 赋得永久的悔 寸草心 一条老狗 元旦思母 忆念荷姐 第二辑 怅望天涯涕泪遥 ——季羡林忆师长 西谛先生 他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悼念朱光潜先生 悼念曹老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回忆梁实秋先生 悼念沈从文先生 回忆雨僧先生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 晚节善终大节不亏 ——悼念冯芝生(友兰)先生 回忆陈寅恪先生 回忆汤用彤先生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痛悼钟敬文先生 第三辑 也同欢乐也同愁 ——季羡林忆同学与朋友 忆章用 怀念衍梁 哭冯至先生 怀念乔木 悼组缃 悼许国璋先生 悼念邓广铭先生 悼念赵朴老 追忆李长之 悼念周一良 痛悼克家 第四辑 沉思往事立残阳 ——季羡林忆往抒怀 八十述怀 我写我 新年抒怀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牛棚杂忆》自序 我的家 回家此心安处是吾乡 编者的话 代序 1946年5月1日一1946年5月13日香港 1946年5月19日一1946年6月2日上海 1946年6月3日一1946年8月29日南京 1946年8月30日一1946年9月20日上海 1946年9月21日一1947年7月15日北平 1947年7月16日一1947年9月1日济南 1947年9月2日一1947年10月5日北平中流自在心 第一辑 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关于修养 老少之间 容忍 三思而行 漫谈消费 牵就与适应 一寸光阴不可轻 做人与处世 修养与实践 希望21世纪家庭更美好 老年十忌 谈礼貌 反躬自省 满招损,谦受益 老年四“得” 难得糊涂 从小康谈起 同胞们说话声音放低一点 第二辑 有所为,有所不为——关于品质 尊师重道 漫谈撒谎 趋炎附势 谦虚与虚伪 我们为什么有时候应当说谎 道德问题 谈孝 坏人 论说假话 有为有不为 漫谈伦理道德 慈善是道德的积累 公德(一) 公德(二) 公德(三) 公德(四) 寅恪先生二三事 漫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第三辑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关于心态 赞“代沟” 忘 傻瓜 世态炎凉 毁誉 长寿之道 缘分与命运 论压力 不完满才是人生 走运与倒霉 长生不老 我的座右铭 知足知不足 隔膜 论“据理力争” 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死的浮想 辞国学大师、辞学界(术)泰斗、辞“国宝” 三进宫 第四辑 愿生生世世为中国人——关于爱国 寻根漫谈 陈寅恪先生的爱国主义 谈中国精神 中国的民族性 漫谈出国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爱国与奉献 再谈爱国主义此时·此地·此心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季羡林品读人生-(全七册)》
Article link:
https://www.teccses.org/579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