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彭文英等著
页数:246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30020741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已融入经济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危害、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大力推进首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在系统梳理资源环境与生态可持续理论体系基础上,分析评价了首都土地资源承载力,考察了水资源现状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梳理了垃圾污水处理及水土流失问题,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提升、水资源保护及垃圾污水管理措施完善的对策建议。并从资源环境问题、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绿色发展及生态规划角度对绿色北京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环境保护进行了战略性思考,为促进首都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相关研究者及规划管理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简介
彭文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2010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教委“首都圈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从事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主讲“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生、本科生课程,著有《绿色北京环境优化》、《从聚集到扩散:新时期北京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研究》、《首都圈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单吉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博士,韩国首尔国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农村经济、低碳经济研究,著有《有机农业发展的制度分析》。
符素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丹麦哥本哈根地质地理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水土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发表多篇SCI论文。
刘正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主要从事生态经济研究,擅长在区域经济、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管理中应用3S技术。
本书特色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已融入经济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危害、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大力推进首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在系统梳理资源环境与生态可持续理论体系基础上,分析评价了首都土地资源承载力,考察了水资源现状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梳理了垃圾污水处理及水土流失问题,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提升、水资源保护及垃圾污水管理措施完善的对策建议。并从资源环境问题、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绿色发展及生态规划角度对绿色北京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环境保护进行了战略性思考,为促进首都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相关研究者及规划管理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