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汪波
页数:358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30319504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严谨的逻辑推导和“以事实与数据说话”的科学方法,针对京津冀城市群区情,从城市群发展与区域公共治理的互动中,基于理论范式,探寻木土化区域协同治理机制创新,其突出的学术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书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分析京津冀城市群资源的分布、变迁与配置。基于京津冀城市群之数据统计,建构“双S曲线”,以解释城市群发展与区域协作机制之间螺旋互动;2.本书认为,京津冀区域治理一体化是一项不断更新的新生事物,需要追踪新现象,剖析世界城市群治理的实践,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出京津冀治理的“两步走策略”。这一措施可供决策部门参考。
作者简介
汪波(1975—),江苏南京人,2007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2年,于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作访问学者。现任北师大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两项,主持省部级课题三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课题三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一项。出版学术专著六部,合著五部。在《中国行政管理》《管理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北京社会科学》《浙江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等中英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2篇。
代表性奖项包括: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0):北师大京师英才奖(2013):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2006):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2009)。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严谨的逻辑推导和“以事实与数据说话”的科学方法,针对京津冀城市群区情,从城市群发展与区域公共治理的互动中,基于理论范式,探寻木土化区域协同治理机制创新,其突出的学术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书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分析京津冀城市群资源的分布、变迁与配置。基于京津冀城市群之数据统计,建构“双s曲线”,以解释城市群发展与区域协作机制之间螺旋互动;2.本书认为,京津冀区域治理一体化是一项不断更新的新生事物,需要追踪新现象,剖析世界城市群治理的实践,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出京津冀治理的“两步走策略”。这一措施可供决策部门参考。
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样本结构
三、数据来源
四、研究问题
五、章节安排
第一章 理论综析与理论框架
第一节 西方研究:理论与进路
第二节 国内研究与研究定位
第三节 双S曲线:城市群发展与区域治理创新的理论解释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核心概念
第二章 流空间视野下中国城市群治理
第一节 流空间视野下中国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变
第二节 竞争格局中京津冀城市群SWOT分析
第三节 城市化·区域一体化·行政区划变革
第三章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嵌入
第一节 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依托:京津冀一体化
第二节 天津滨海新区体制创新:区域一体化龙头
第三节 区域发展的双核策略:基于“智猪博弈”模型
第四节 河北省区域融合:三重方向
第四章 京津冀一体化治理:四元动力
第一节 源动力:流空间一体化
第二节 资源动力:区域资源禀赋结构
第三节 主体动力:市场、顶层设计、城市协作
第四节 体制动力:区域生态治理的五种“解”
第五章 京津冀一体化治理梗阻:利益与博弈
第一节 城市群治理透析:利益格局变迁
第二节 京津冀城市政府间博弈分析
第三节 利益固化体制
第四节 梗阻消解的双重动力
第六章 世界城市群治理:模式、案例、评估
第一节 世界城市群治理模式
第二节 典型案例剖析
第三节 区域公共治理模式:比较与评估
第七章 区域府际关系与治理网络
第一节 区域治理一体化与府际关系变迁
第二节 基于组织比较优势的区域治理网络
第八章 京津冀一体化治理近景目标:京津冀城市联盟
第一节 城市联盟:维度、属性、类型
第二节 京津冀城市联盟:结构一功能分析
第三节 京津冀区域基金的创建
第四节 京津冀一体化治理:弓弦箭系统.
第九章 京津冀治理的远景展望:“京津大都市”的设想
第一节 两步走策略
第二节 “京津大都市”的可行性思考
第三节 质疑与回答
结语:方法、视角与核心命题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