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锡诚
页数:622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
ISBN:97878109114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文坛的早春、新时期文学的兴起、大辩论与大前进、与人民同呼吸、在风雨中跋涉等。
本书特色
刘锡诚,中国当代著名评论家,长期任职于中国文联及其所属的人民文学、文艺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曾任文艺报编辑部主任,民间文艺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常务副主席等。本书是根据刘锡诚的亲身经历撰写的一部反映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中国文坛情况的回忆录。内容包括:中国文坛的早春、新时期文学的兴起、大辩论与大前进、与人民同呼吸、在风雨中跋涉等。
目录
第一章 中国文坛的早春(1977)
重回文艺界
何其芳的逝世
第一次接触广州文艺界
短篇小说座谈会始末
向“文化黑线专政”论开火
第二章 新时期文学的兴起(1978)
关于30年代文艺的争论
对《严峻的日子》等的批判
出差武汉三镇
遭遇忠言
闯开写知识分子题材的禁区
儿童文学作家座谈会
文联会委扩大会与文联各协恢复活动
凤凰涅槃:《文艺报》复刊
《伤痕》的发表
“伤痕文学”作为概念
第三战役:对准“文艺黑线”论
繁荣短篇小说创作成为关注重点
沉闷的长沙文艺界
二访广州
三刊编委会与真理标准讨论
为作家作品平反
广东文学座谈会的召开与“新时期文学”词语考释
启动短篇小说评选活动
第三章 大辩论与大前进(1979年
思想解放的锣鼓
为“四五”诗歌正名
长篇小说作者亟待冲出思想牢笼
一篇为稿引出的一个故事
茅盾的一封信引起的
评委们对短篇评奖作品各抒已见
文学理论批评座谈会
巴金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法国
重提“写中间人物”旧案
关于《大墙下的红玉兰》的讨论
解冻文学?
《为文艺正名》引起争论
《向前看呵!文艺》引起争论
短篇小说《我应该怎么办》及其反响
“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
《文学:回忆与思考》的征稿
《“歌德”与“缺德”》风波
短篇小说《重逢》引起争议
《文艺情况》创刊
好得很,还是糟得很?
风景这边独好
《电影工作简报》事件
列席上海文艺创作会议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成立和部分期刊主编会议
公开清算《纪要》的时机到了
……
第四章 与人民同呼吸(1980)
第五章 在风雨中跋涉(1981)
后记
重回文艺界
何其芳的逝世
第一次接触广州文艺界
短篇小说座谈会始末
向“文化黑线专政”论开火
第二章 新时期文学的兴起(1978)
关于30年代文艺的争论
对《严峻的日子》等的批判
出差武汉三镇
遭遇忠言
闯开写知识分子题材的禁区
儿童文学作家座谈会
文联会委扩大会与文联各协恢复活动
凤凰涅槃:《文艺报》复刊
《伤痕》的发表
“伤痕文学”作为概念
第三战役:对准“文艺黑线”论
繁荣短篇小说创作成为关注重点
沉闷的长沙文艺界
二访广州
三刊编委会与真理标准讨论
为作家作品平反
广东文学座谈会的召开与“新时期文学”词语考释
启动短篇小说评选活动
第三章 大辩论与大前进(1979年
思想解放的锣鼓
为“四五”诗歌正名
长篇小说作者亟待冲出思想牢笼
一篇为稿引出的一个故事
茅盾的一封信引起的
评委们对短篇评奖作品各抒已见
文学理论批评座谈会
巴金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法国
重提“写中间人物”旧案
关于《大墙下的红玉兰》的讨论
解冻文学?
《为文艺正名》引起争论
《向前看呵!文艺》引起争论
短篇小说《我应该怎么办》及其反响
“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
《文学:回忆与思考》的征稿
《“歌德”与“缺德”》风波
短篇小说《重逢》引起争议
《文艺情况》创刊
好得很,还是糟得很?
风景这边独好
《电影工作简报》事件
列席上海文艺创作会议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成立和部分期刊主编会议
公开清算《纪要》的时机到了
……
第四章 与人民同呼吸(1980)
第五章 在风雨中跋涉(1981)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