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萧红著
页数:342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447577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从弃家到被弃,从异乡到异国,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
听萧红以自叙性散文讲述黄金时代跌宕人生里的传奇
一本书读懂民国文学青年的窘迫处境与不羁灵魂
作者简介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11年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本名张迺莹,后曾用笔名悄吟、田娣、萧红等。1930年逃婚离家,两年后结识萧军,走上写作之路。1933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并与萧军合作出版第一个集子《跋涉》,随即遭禁。1934年逃离伪“满洲国”,一年后在鲁迅支持下出版成名小说《生死场》,引起文坛重视。前后共发表与出版百余篇短篇小说和散文,此外还涉及诗歌、剧本、书信等多种体裁的创作。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赴香港,完成其最著名的中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长篇小说《马伯乐》。1942年在香港的战火中,疾病加庸医误诊,因而逝世,享年31岁。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极为悲苦也极具传奇性的一位。
相关资料
大家可能会觉得萧红那个时代的外在背景,给个人的自由可能是比较少的,但是他们内心的勇敢却比现在的人要多。
——许鞍华(《黄金时代》导演)
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而且多么讨厌呵,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
我总是一个人走路,以前在东北,到了上海后去日本,现在的到重庆,都是我自己一个人走路。我好像命定要一个人走路似的……
——萧红自述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萧红遗言
本书特色
本书为萧红散文合集。有《天空的点缀》《祖父死了的时候》《孤独的生活》等,囊括了1936年版《商业街》、1940年版《萧红散文》等散文集中几乎全部文章,并收入萧红纪念鲁迅的《记忆中的鲁迅先生》等随笔。“只有散文,才是生活的真实面孔。”正如昆德拉所言,散文描摹着真实的生活,在这部散文集里可以看到人间烟火中的萧红本人。她与萧军同居商市街,求告无门,饥寒交迫,隆冬里买不起生火的木柴,连喝一杯热浆汁的钱都没有,甚而一夜数次起念要偷对面人家门上挂着的面包。他们做过家庭教师,画过影院广告牌,去参加集体活动蹭吃喝,他们游荡,吵架,喝醉后躺在地板上哭。及至勉强出版了作品集,却遭到查禁,被日本宪兵队逮捕的恐惧折磨着他们,“白面孔”便是这一时期萧红和左翼文艺激进分子惊惧状态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