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船舶岸电技术

封面

作者:毕大强

页数:22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03045224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可供从事船舶、港口供电技术研究的人员参考,也可供电气工程学科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特色

《船舶岸电技术》系统地阐述了船舶岸电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岸电技术的现状与分析,岸电的构成与分类,逆变技术基础,低压岸电电源关键技术原理,高压岸电电源技术原理,岸电接地与继电保护,岸电与船舶电站切换技术,岸电监控与计费,岸电的相关标准及规范,岸电系统工程实例,岸电实施问题等。

目录

前言第1章 绪论1.1 岸电技术的提出1.2 国内外岸电技术现状与分析1.2.1 国内岸电技术现状1.2.2 国外岸电技术现状1.2 3岸电技术方案对比与分析1.3 岸电系统的相关标准及规范1.3.1 国内相关标准发展1.3.2 国外相关标准发展1.3.3 国内外岸电技术发展趋势参考文献第2章 船舶岸电技术基础2.1 逆变器控制原理2.1.1 IGBT器件及驱动保护2.1.2 IGBT逆变技术原理2.2 岸电变流系统电路拓扑结构2.2.1 低压型岸电的拓扑结构2.2.2 高压型岸电的拓扑结构2.3 岸电兆瓦级变流系统控制技术2.4 岸电兆瓦级变流系统并联技术2.5 岸电兆瓦级变流系统散热方法参考文献第3章 低压岸电兆瓦级变流系统建模3.1 低压岸电变流器拓扑结构3.2 三相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3.2.1 三相PWM整流器的基本数学模型3.2.2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三相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3.2.3 三相PWM整流器的解耦模型3.3 三相PWM逆变器的数学模型3.3.1 三相PWM逆变器的基本数学模型3.3.2 三相PWM逆变器的解耦模型3.3.3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三相PWM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参考文献第4章 低压岸电变流系统检测与控制4.1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网侧电流检测算法4.1.1 小波神经网络的结构4.1.2 小波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4.1.3 小波神经网络采样算法的实验结果及分析4.2 基于神经网络内模的PWM整流器网侧电流控制策略4.2.1 神经网络内模控制算法设计4.2.2 神经网络内部模型的建立4.2.3 神经网络内模控制器的建立4.2.4 神经网络内模控制器设计4.2.5 PWM整流器网侧电流控制算法仿真及分析4.3 PWM逆变器输出电压控制策略及仿真4.3.1 PWM逆变器输出电压控制策略4.3.2 PWM逆变器控制算法仿真结果4.4 PWM变流系统实验结果及分析4.4.1 PWM变流器实验平台构建4.4.2 PWM整流器实验结果及分析4.4.3 PWM逆变器实验结果及分析参考文献第5章 低压岸电变流系统参数优化5.1 低压岸电变流器控制模型5.1.1 基于旋转坐标系双闭环控制的三相电压型逆变器控制模型5.1.2 基于静止坐标系双闭环控制的j相电压型逆变器控制模型5.1.3 基于旋转坐标系双闭环控制的三相电压型整流器控制模型5.2 粒子群优化算法5.2.1 标准粒子群算法5.2.2 粒子群算法的改进5.3 变流器控制的目标函数研究5.3.1 多种目标函数的选取5.3.2 目标函数的建立5.4 对比仿真及系统分析5.4.1 模型参数及其优化参数的选取5.4.2 仿真实验结果对比5.5 实验验证参考文献第6章 低压岸电兆瓦级变流系统并联技术6.1 变流器器件级并联设计6.1.1 ICBT功率器件基本特性分析6.1.2 IGBT器件并联影响因素6.1.3 IGBT器件并联原则6.2 基于无功功率和锁相同步的变流器模块并联控制6.2 1变流器模块并联环流数学模型分析6.2.2 变流器模块并联的无功功率调节幅值差算法6.2.3 变流器模块并联的两级异步型锁相算法6.3 基于串电感技术的变流器模块级并联设计6.3.1 串电感并联方案环流来源分析及抑制6.3.2 串电感并联仿真及实验验证参考文献第7章 低压岸电兆瓦级变流系统散热与冷却7.1 功率模块IGBT损耗计算模型及分析7.2 优化的SVPWM调制方法7.2.1 SVPWM基本原理7.2.2 优化的SVPWM算法7.2 3优化的SVPWM算法实现方法及其谐波分析7.3 变流器散热系统设计7.3.1 热阻计算和散热器选型方法7.3 2温升时间计算方法7.3.3 风机选择和散热风道设计7.3.4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参考文献第8章 H桥级联式多电平高压岸电构成与控制8.1 级联式多电平高压岸电的实现方式8.2 H桥级联式高压岸电系统构成8.2.1 输入侧结构8.2.2 功率单元电路8.2.3 输出侧结构8.2.4 控制器8.3 H桥级联式高压岸电系统控制8.3.1 功率单元双极性调制方法8.3.2 载波移相PWM方法8.3.3 载波移相SPWM方法的优越性8.4 H桥级联式高压岸电系统优点与主要技术指标8.4.1 H桥级联式高压岸电电源技术优点8.4.2 高压岸电电源输出电压波形参考文献第9章 岸电与船舶电站切换技术9.1 岸电与船电的间断式切换供电9.2 采用固态开关的岸电与船电微间断式切换供电9.2.1 固态开关技术原理9.2.2 固态开关切换控制策略9.3 岸电与船舶电站无间断式切换供电9.3.1 基于双PWM变换器的岸电电源系统9.3.2 虚拟同步发电机建模9.3.3 虚拟同步发电机功频控制器设计9.3.4 虚拟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器设计9.3.5 虚拟同步发电机仿真9.3.6 虚拟同步发电机实验参考文献第10章 船舶岸电系统构成及保护10.1 供电和岸电电源变电系统10.1.1 高压岸电供电方案和系统组成10.1.2 低压岸电供电方案和系统组成10.2 岸电电源空调通风系统10.3 岸电电源控制系统及信息管理系统10.3.1 岸电电源控制系统10.3.2 岸电信息管理系统10.4 岸电接电箱10.5 岸电配电系统接地和继电保护10.5.1 配电系统接地形式10.5.2 岸电配电系统接地形式与接地原则10.5.3 岸电系统继电保护原则参考文献第11章 岸电系统装备研制与工程应用11.1 移动式2MV岸电系统装备设计11.1.1 主电路设计11.1.2 控制系统设计11.1.3 网侧滤波器设计11.1.4 负载侧滤波器设计11.2 系统抗干扰设计11.2.1 分布式光纤通信系统设计11.2.2 层叠母线排设计11.3 岸电电站运行与效果分析11.4 岸电电站节能效果分析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船舶岸电技术》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74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