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兆赖之
页数:165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
ISBN:97878016387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森林是一种自然过程,是某一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地区植被演替过程的木本植被阶段。
地区的大气候,决定着森林的大分布,形成不同的地区森林带。地区森林带内的地形、植被演替的起始状态和演替进程等因素的不同,构成不同的森林生境,形成不同的顶级森林。天然的森林生境,其地上植被和埋藏在土壤中的种子,保持着植被演替过程的重叠结构。即具有先锋、过渡和顶级三个演替阶段的种子和苗木。因此,具有保持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的功能。
本书是作者在浙江林学院用他自己建立的新系统和观点多年讲授育林学的教材版本,相信从事育林学的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者都能从中得到很大教益。
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为了把森林生物量转变成各种有用的产品,开始在林业领域引进包括生物技术,碳纤维 素新材料技术等尖端技术。新近出现生物量林业,将是引进高科技的一种全新的林业。
本书是一本根据上述观点编写的,讲述在森林 生态系统内培育林木的理论技术原理,作者赞同育林之道是一门艺术的观点,林学家要在了解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巧妙的、创造性的从事育林活动。
本书特色
据了解,育林学又叫森林培育学,是林学各学科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内容涵盖广泛的一门学科。中国和日本曾根据德文译为造林学,均为培育森林之意。从“造林”二字说,仅指森林建造,没有抚育之意,但抚育为造林后的必经阶段,且为造林育林的重要方法。兆赖之先生的这部著作分森林的生境、分类与管理,林木生长的调控,培育森林的方式、方法等4篇共16章,体系完整,视角独特,书名首次将《造林学》改为《育林学》,更加科学合理。
浙江林学院科技处的同志介绍说,当今是信息时代,读者的时间十分宝贵,但在育林学领域有一定理论高度,内容明晰又符合现实状况的教科书或入门书还很少见。此书全文16.5万字,图表文穿插,文字流畅,叙述简明,在可读性上作了有益的探索。此书不但可作为教材,供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阅读,而且也可作为农林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制约森林树种大分布的生态气候
一 植被类型与温度气候带和湿度气候带的相对关系
二 利用吉良的双重笼罩方法区划的浙江省森林生态气候区
三 中国主要造林树种的生态幅度
第二章 制约湿润常绿阔叶林带树种小分布的生境类型
一 山顶现象
二 中山带水青冈林生境类型
三 湿润常绿阔叶林带的生境类型
四 河岸生境类型
五 海岸生境类型
第三章 生境的顶级间隔度和树种的顶极度
一 生境和群落的相互关系
二 林业用地的生境顶极间隔度
三 树种的顶极度
四 适地适树
第二篇 林木生长的调控
第四章 林木生长的调控
一 从育林学的角度看林木的生长
二 林分的叶量
三 林分中林木生产物质的分配
第五章 制约林分中林木质量和产量的学说
第六章 林分的自然稀疏与培育树干材的机制
第三篇 培育森林的方式、方法
第七章 育林方式、经营类型、育林技术体系
第八章 森林的天然更新
第九章 萌芽方式培育森林
第十章 人工造林
第十一章 竹林的培育
第十二章 混交林、复层林的培育
第十三章 育种中利用根瘤和菌根
第四篇 森林抚育
第十四章 林分的生长阶段和抚育作业
第十五章 实现体分管理目标的手段——间伐和修枝
第十六章 增进林地地力的方法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