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建才
页数:118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21231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逐步推进的思路,分别从输电线路绝缘子泄漏电流信号去噪、特征提取和故障诊断3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在去噪方面,分别对广泛采用的方法和新方法展开了论述,并对比二者的效果。在特征提取方面,分别从时域和频域角度给出了新特征量。在故障诊断方面,给出了采用新方法的诊断过程。
作者简介
黄建才(1977-),男,博士,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网络技术方面的研究,现在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任教。发表论文10多篇,参与教材编写3部。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对输电线路绝缘子泄漏电流去噪和特征提取展开研究,并将所提的特征量应用于单分类器和多分类器集成,实现对绝缘子状态的自动、高精度诊断。
目录
第1章 绪论1.1 背景及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绝缘子泄漏电流去噪的研究现状1.2.2 泄漏电流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1.2.3 用模式识别对泄漏电流分析的现状1.3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 节安排参考文献第2章 绝缘子泄漏电流的小波去噪研究2.1 引言2.2 小波变换和去噪原理2.2.1 小波变换的原理2.2.2 小波去噪的原理2.3 去除泄漏电流噪声时小波基的选择2.3.1 小波基选择的评价标准2.3.2 试验设置2.3.3 试验验证2.4 泄漏电流去噪时小波阈值的选择2.4.1 试验泄漏电流的去噪效果2.4.2 现场泄漏电流的去噪效果2.5 泄漏电流去噪时计算小波分解层数2.5.1 分解层数的定量计算2.5.2 试验验证2.5.3 计算分解层数时应注意的问题2.6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3章 基于改进ITD的泄漏电流去噪研究3.1 引言3.2 ITD方法简介3.3 对ITD方法的改进3.3.1 ITD方法存在的问题3.3.2 旋转混叠的解决3.3.3 端点效应的解决3.3.4 改进后的ITD分解过程3.4 基于改进ITD的泄漏电流去噪研究3.4.1 分解次数的计算3.4.2 阈值的设置3.4.3 去噪过程3.5 基于改进ITD的分解和去噪效果验证3.6 计算分解次数时应注意的问题3.7 小波去噪和改进ITD去噪的比较3.8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4章 基于熵的绝缘子泄漏电流特征提取4.1 引言4.2 信息熵简介4.3 基于时域熵的特征提取的研究4.4 基于频域熵的特征提取的研究4.5 熵特征的验证4.5.1 泄漏电流波形4.5.2 时域熵的验证4.5.3 频域熵的验证4.6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5章 基于m-RVM的泄漏电流分类5.1 引言5.2 m-RVM简介5.2.1 m-RVM模型的构建5.2.2 m-RVM15.2.3 m-RVM25.3 基于m-RVM的泄漏电流分类研究5.3.1 选择模型的输入向量5.3.2 确定模型的输出量5.3.3 选取模型的核函数5.3.4 模型的选择5.3.5 基于m-RVM2的泄漏电流分类过程5.3.6 试验数据验证5.4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6章 基于多分类器集成的泄漏电流识别6.1 多分类器集成简介6.2 基于多分类器集成的泄漏电流识别简介6.2.1 泄漏电流样本的分析6.2.2 绝缘子泄漏电流多分类器诊断6.3 试验结果6.4 分类器集成的运行环境前瞻6.5 小结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