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邓宏海
页数:458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336781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其考古出土实物证据链证实了:中国球形器持续百万年的演替过程,在全世界球形器甚至所有人工器具中,都是最悠久而连续的历史过程等。
作者简介
邓宏海,男,湖北松滋人。曾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兼加拿大Alberta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世界自然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力口拿大易经学会主席等职务。在全球率先开创以生态经济数学模型研究省级宏观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先河,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世骏、侯学煜和阳含熙的高度评价,被国家科委列为重要成果并予以表彰,被联合国和各国学界转载和引用;提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多次利用循环模式”,得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肯定和引用;构建农村现代化生态—技术—经济计量系统,获得中国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承担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和林业部等多个项目并获得其研究奖;出版中英文专著八种,发表论文百余篇。
本书特色
在世界各国球形器考古发掘数据的基础上,我在全球范围内对世界各地球形器进化过程做了比较研究。为报道其结果,邓宏海编著的《中国科技探源(人类与球形器协同进化百万年史)(精)》分为三部分,分别用中国各地先秦遗址出土球形器的典型组合的数据、全国考古出土球形器的总体数据和世界各地考古出土球形器数据,对球形器作为非文字人工记忆系统的性状、结构、纹饰、功能和进化过程及其同其他人工记忆系统和有关文化因素的协同进化关系,进行多学科的系统分析与综合研究,使古球与历法协同进化假说在贯穿球形器演替全过程的实物证据链的彻底支持下,通过各方面的检验,消融一切其他有关假说,在对其演变全过程而不只是其中的某个片段或局部的科学解读中,将各地古球之谜通盘托出,恢复其本来面目。
目录
第一部分 古球与历法协同进化的轨迹第二章 中国古球与历法的协同进化第一节 古球与历法协同进化假说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球形器与初级阴历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球形器与阴、阳历及其合历第四节 新石器到铁器时代的球形图样第五节 古球与历法协向进化假说的充分验证第三章 中国古球的顶级群落:二进制历法信息系统第一节 莱布尼茨猜想第二节 陶球和石刀上的穿孔模式第三节 陶球穿孔的排列组合与六位二进制计数第四节 陶球上的六十四卦与数据转换成信息第五节 中国五千年前的二进制信息系统第二部分 中国古球的进化与异化第四章 中国古球的分布第一节 中国球形器与球算器的起源中心第二节 中国球形器在新石器时代的普及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中国球形器分布的新局面第五章 中国古球的进化第一节 中国球形器在旧石器时代的进化第二节 中国球形器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进化第三节 中国球形器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极盛第四节 中国球算器在铜石并用时代的衰落第六章 中国古代的球崇拜与天球、法球和冥球第一节 球崇拜的起源第二节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球崇拜第三节 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球崇拜的神化第四节 中国青铜时代球崇拜神化的极盛第七章 中国古球异化成玩具和武器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巫术舞蹈用石球异化成蹴鞠第二节 汉唐时期蹴鞠发展成打球、马球第三节 宋元时期打球演变成戏球、蹋球第四节 春秋战国以来石球异化成武器第八章 球形器示踪中国持续百万年文化发展大系第一节 古球与历法协同进化论的普遍验证第二节 中国古球对科技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贡献和现代意义第三节 中国文化与古球协同进化百万年在人类进化史中的地位
第三部分 国内外古球的比较第九章 非洲的古球第一节 非洲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球形器第二节 古球进化在非洲的终止与古埃及文明第十章 近东和欧洲的古球第一节 近东和欧洲新石器时代球形器的分布第二节 近东和欧洲新石器时代球形器的用途第三节 近东球形器的伟大贡献第四节 近东球形器进化的夭折第五节 近东和欧洲古球的顶级群落:苏格兰的雕刻石球第十一章 印度的古球第一节 印度石器和铜石并用时代的球形器第二节 印度的古球的历史渊源第十二章 哥斯达黎加和新大陆其他地区的古球第一节 新大陆球形器的悠久历史第二节 新大陆球形器的广泛分布第三节 新大陆球形器的滞后进化第四节 新大陆古球的顶级群落:哥斯达黎加的奇特石球第十三章 中国是古代世界球文化发展中心第一节 古球与历法协同进化论的全球验证第二节 中国是古代世界球文化发展中心附录1 中国各地先秦文化遗址出土球形器统计附录2 本册依据的考古发掘报告索引















